9 实地研究
2025年09月26日
9 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也叫实地调查、田野调查。与“调查研究”方式相对应,实地研究是一种质性研究方式,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地研究的特点在于研究者必须长期生活在被研究者的生活环境中,甚至作为其中的一员与被研究者共同生活,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收集有关资料,根据对调查资料的质性分析揭示被研究对象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背后隐藏的“文化”或“价值”。实地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参与观察(包括完全参与、非参与和半参与三种形式)、半结构或无结构访问等。实地研究能够收集到比较详细、深入的资料,在现场观察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和过程,深刻“理解”被研究对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社会生活的“原生态”。与调查研究相比,实地研究适用于对社会现象的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下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过程。由于是在现场观察集体行动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能在完全直接观察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思考。但是,实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并且它所收集的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会受到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它所获得的“事实”实际上也是“建构性”的。实地研究方式最早用于文化人类学对于原始部落和土著居民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中国社会人类学家把实地研究方式用于中国现代社会的研究,开创了实地研究新的空间。实地研究比较适合描述性的科学研究,它在“建构”新的理论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实地研究中,研究者一般应保持中立立场,在被观察团体中充当普通角色,不卷入被观察团体内部的是非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