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陶器(约公元前100—约公元350)
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的艺术,实际上是希腊艺术的延续。此时,罗马人是地中海的主人,他们热衷于希腊艺术,使它在新的需求下重新焕发生机,并同时反映在陶器上。公元前1世纪制造的精美的阿瑞底姆陶器(图253),采用的是轮制和模制相结合的方法,这与我们在希腊化时期迈加拉陶碗上看到的方法相同(边码269)。他们使用印模(图254)把花纹印在轮制的模子上(图255),再用模子制成陶器。这些印模本身的花纹,似乎也往往是从希腊的金属器皿上直接模印下来,这一点至少可以从印模自身的风格和精确性上看出来。此外,在纽约和波士顿藏有两个相同的印模标本[11]。至于陶器的细节部分,则用木制或金属工具进行润饰(图256)。最后,和迈加拉陶碗一样,陶器通体施釉,只是釉色不再是黑色,而是一种鲜艳的珊瑚红色。釉的化学成分和科林斯、哈尔基斯、阿提卡及意大利南部地区生产的希腊陶器上的黑釉相同,只不过这种红釉陶器是在充分氧化条件下烧成的,因此没有丝毫黑色。

图253 阿瑞底姆陶碗。公元前1世纪。

图254 阿瑞底姆印模。公元前1世纪。

图255 印有献祭场面的阿瑞底姆陶器模子。
公元前1世纪。
在叫作赭色黏土陶器(terra sigillata)的器具上,同样的制陶工艺和装饰技术曾经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这种罗马陶器在整个罗马帝国到处可见(图257)。然而,黑釉还在少量的陶器上使用,例如出土在德国、法国和英国的一些绘有欢乐字符铭文的黑釉陶器和用料浆装饰的卡斯托陶器。另一种特别的罗马陶器使用白色的泥釉,用大理石纹作装饰。最后,还有一些红色和黑色的陶罐,装饰用的浮雕是贴上去的,而不是在陶模上制成,当然还有许多陶器上没有任何装饰。和希腊时期一样,那些普通的家用陶器上通常没有釉。
从艺术角度上讲,除了阿瑞底姆陶器,罗马时期最重要的陶器是涂有青绿色的陶器制品(图258)。虽然外形、技术甚至在装饰上都与阿瑞底姆陶器相似,但这种陶器的釉却完全不同。这是一种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釉,因为它在确定的温度情况下熔化。蓝釉(碱性)和绿釉、黄釉、无色铅釉等被有效地使用。一般情况下,陶器内壁采用浇釉法施釉,釉层薄;器物外壁采用浸釉法施釉,釉层较厚。由于陶器烧制温度相对较低,在960—1030℃之间,陶器表面粗糙无光泽,只有釉层较厚的地方才显得透明有光泽。与当今的制陶法雷同,这些釉陶在窑内置于支钉上,烧制后的器皿常常留有支钉的痕迹,粘有陶釉的支钉也有留传至今的(图259)。这类陶器中最漂亮的器形是环耳杯,它来自金属器皿,在阿瑞底姆陶器中也很流行。偶尔的时候,也生产头形陶器和小雕像。陶器在罗马时期被广泛生产,虽然它们的数量并不多。毫无疑问,这类制陶技术起源于东方。在埃及,蓝色碱性釉的使用已经有很长一段的历史(第9章),6世纪的爱奥尼亚也曾短暂地使用过。从那时起,陶匠们就非常喜欢使用明亮的色釉来装饰陶器。

图256 制模工具。
出土于阿雷佐。罗马时期。

图257 赭色黏土陶碗。罗马时期。

图258 绿釉陶杯。罗马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