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化学工业的方法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中世纪,都不存在化学这样的独立科学(independent science)概念,也不存在工业化学这样一门技艺(art)。直到16世纪,人们才朦胧地意识到这些观念。然而,在这段很长的时期里,工匠们一直都在做一些今天工业化学家所做的工作。在从事较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以前,工匠或指导工匠的人常常在实验室小规模地试验多种方法。正如现在一样,某些产业总是习惯性地热衷于把一种化学物质转变为另外一种。
在这些产业中,最重要的是与制造下列物质有关:金属(第2章);碱(边码354)、肥皂和其他清洁用品(边码355);酸(边码356);陶瓷(第8章)和玻璃(第9章);颜料、染料和媒染剂(边码359);易燃物、引燃物和爆炸物(边码370、边码374及以后);药品、食品和酒精饮料(第4章)。所涉及的前科学化学工艺(pre-scientific chemical processes)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温条件下的,另一类是溶液、常温或相对低温条件下的。
高温下的化学工艺 这种工艺主要用于冶金、陶瓷、玻璃、烧制石灰和制造某些颜料,主要器具是炉子。炉子有两种主要的类型,第一种有一个燃烧炉膛,火焰和热气由此进入另一个装有待加热物质的炉膛;第二种是把待加热的物质与燃料混在一起烧,或是用燃料围着它烧。前一种类型用于烧制玻璃与陶瓷,两个炉膛有时候竖直地叠加在一起(图287),有时候则水平地放置在一起(图281)通常的燃料是木柴,它所产生的熊熊火焰能够蹿入第二个炉膛。煤尽管曾经用于其他的工业目的,但显然不适于烧制玻璃和陶瓷。至于第二种类型的炉子,则以这一时期冶金工匠的熔炼炉(图38)、石灰窑(图323)以及铸造车间(图34、图35)为代表。

图323 根据小特尼尔斯(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1610—1690)的一幅绘画复原的石灰窑。
白垩或石灰石运到装料台(虚线表示),堆放在平台上,并用栅栏圈起。中央火焰从通道中冒出,石灰就在这里不断地生产出来。
温度的保持依赖于燃料和通风。16世纪以前,打铁一直倾向于使用煤而非木炭,但除此之外却很少使用煤。通风不是依靠高大烟囱,而是依靠炉子所处的位置能让风进入通风孔,或者使用风箱(图36),再不然就增加炉子的高度(图38D)。在15世纪,由于发明了以水力驱动的机械式操作风箱(边码73),火炉的温度很快就提高到能够熔化铁的程度(边码74)。
坩埚由各种耐火的陶土制成。我们知道所用的有白陶土,以及把烧过的和未烧过的陶土混合在一起的材料,还有一种不会吸水且耐火的硬石。可能还有石英,但它也许只用于制造小坩埚。
低温下的化学工艺 这种工艺在装液体的大容器内进行,容器是染色匠、酿酒师和制取肥皂、明矾、硝石等工匠所使用的。通常由红铜或黄铜制成的大锅安放在砖上,很像今天的老式“铜锅”(图324)。不需要外部加热的大器皿通常由桶板制成,例如木桶、粗腰桶、木缸和大桶(图328)。此外,铅罐也被广泛使用。
在古代和中世纪,蒸馏都是小规模进行的(第21章)。蒸馏器装不了几加仑溶液,反应容量往往比这还要低得多。蒸馏器用陶土、铜、铁或玻璃制成,蒸馏头则由铜、白镴或玻璃制成,玻璃的蒸馏器身显然是中世纪后期的产物。为防止温度的突然变化,蒸馏器应当小心防护,因而常常要覆一层陶土、马粪、血或其他物质构成的封泥。通常的方法是在加热时把蒸馏器埋置在沙或灰中,也可以把它浸泡在一个热水池中(图660、图663)。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把蒸馏器放在一个空的陶壶中,让它的周围充满空气。在约1500年以前,蒸馏头有时候是用水冷却的,但没用循环水。捣碎工序用手工在研臼里完成(图339),但有时也用重力或水力带动的碓(图345)来代替普通的杵。磨坊(图325)还曾经被用于研磨鞣料树皮和菘蓝等。

图324 根据不同的中世纪的描述复制的传统明矾锅。
工业生产过程之所以局限于在我们看来是一个较小的规模上,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建造大工厂的困难,而在于操作所有的工序都要依靠人力。尽管很早以前人们已经就使用了水磨(边码608),在14世纪又发明了风磨,但它们主要都用于磨玉米,只是偶尔用于像布匹漂洗这样的工业过程(图187、图553)。
工业化学有一个理应指出的方面,它实际上是具有普遍性的工业生产过程。一种制备方法一旦确立,可能就会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直到它逐渐被取代。这里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发现用媒染剂处理织物后,染色过程会加快,颜色会更鲜亮(边码366及以后),最常见的媒染剂是在自然界里能找到的天然明矾。然而,靛蓝其实不需要用媒染剂处理,因为无法从中获得鲜亮的颜色。但是,从古埃及时期起,人们用靛蓝染织物时却经常用媒染剂加以处理,这样既非常麻烦又很昂贵。在一些落后的地区,这种习惯几乎一直延续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与此相似,守旧的现代皮革工人所知的材料、方法甚至工具,都是公元前好几个世纪以前的皮革匠所使用过的(图107、图130)。现代手工工匠的守旧性可以写成一本书,读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无数这样的例子。

图325 制备菘蓝,1752年。
背景是种植的菘蓝。这些叶子被摘下、堆放、铲到磨坊里面(前景所示)进行被粉碎和研磨。产品被堆放起来(前景左方)并晒干。然后将它们滚成球状,再进一步在图中间位置的架子上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