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吹制玻璃的开始(公元前1世纪)
砂芯技术主要局限于制作闭合状小瓶子,因此到公元前2世纪或公元前1世纪时就不再流行了。这是玻璃制作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接下来,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将模压和冷雕(附加物)结合在一起,为精巧的镶嵌设计(图版24E)和马赛克图案的碗(图版28A—28E)引进了“玻棒”工艺(边码335)[23]。这时,埃及的制造业牢固地扎根在亚历山大城附近的三角洲地区,再度进入繁荣时期。公元前1世纪末出现了更伟大的新进展,这就是吹制玻璃的发明,一开始是放在模具里吹制,很快就发展为无模吹制。这项发明几乎可以肯定是从叙利亚发源的,从罗马时代的埃及遗址出土的玻璃器型中,可以判断有模吹制技术从来就没有在埃及流行过。
公元前31年,屋大维(Octavian)在亚克兴角取得胜利,并在次年并吞埃及,开始了罗马帝国的和平时期。这为新型玻璃技术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最有利的契机,叙利亚和埃及的能工巧匠纷纷来到意大利以及罗马帝国的其他地方。罗马共和国后期的作家对玻璃只字未提,罗马帝国早期的作家则很关注玻璃制作的重要性。亚历山大城的玻棒技术和模压工艺,以及叙利亚的有模吹制和无模吹制,如此迅速地传到意大利,如果不下功夫研究就不可能将意大利的玻璃制品与那些源自东方的玻璃制品区分开,但恩尼(Ennion)工场的制品是一个特例(图300)[24]。
普林尼(Pliny,卒于79年)说,当时在库麦附近坎帕尼亚制作玻璃用的砂子是从沃尔图纳斯运来的,斯特拉博(Strabo)则在18年之前写道,透明的玻璃在罗马制作。似乎很可能的是,在亚得里亚海湾的阿奎莱亚附近——也就是今天的威尼斯,如果有一个独立的长期繁荣的玻璃业,它也肯定为罗马早期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迁入坎帕尼亚和罗马的亚历山大城人提供给罗马市场昂贵的马赛克和模压的玻璃制品以及浮雕,例如著名的波特兰花瓶(图版26A)。与此同时,叙利亚人迁移到了更北面的地方,并在1世纪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从而获得了向西、向北发展的机会。
在东方、意大利和西方都找到了玻璃,证明了玻璃制作的迅速传播,但由于我们还没有掌握更多的细节,因而还得试作推测。然而可以确信的是,到1世纪中期,玻璃已经在阿尔卑斯山地区很常见,仅在洛迦诺墓地一处就发现了至少350件器皿,其中包括一个表面雕刻的大口杯和一个彩绘碗(图301)[25]。为数不少的分布在意大利北部的玻璃制品,可以确定是这个时期制作的。从罗马和意大利中南部以及庞贝遗址,已经出土了很多相似的碎片,其中有较多数量的马赛克和色彩极为丰富、成分相当复杂的模压器皿。
4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的玻璃制作历史很简单[26]。玻璃工业一旦突破阿尔卑斯山界限,就迅速地传遍罗讷河和索恩河流域,并且沿着莱茵河向下游蔓延,直到2世纪落脚在科隆和特雷夫斯附近。它迅速地向西北发展,传播到今天的比利时及周边地区,并在现今比利时和法国接壤的墨兹河、桑布尔河和瓦兹河流域的森林地区驻留下来。然后,它传到了不列颠的科尔切斯特、沃灵顿和靠近诺里奇的凯斯托,当然还有其他地方。看来在罗马时期甚至在罗马时期之前,西班牙也一定有这样的工场,因为在那里经常能找到一些样式古怪、类型特殊的玻璃制品。

图300 刻有制造商恩尼姓氏标记的琥珀壶。
他在叙利亚和意大利都有工场,1世纪早期。

图301 深绿色玻璃彩绘碗。
自瑞士洛迦诺出土。1世纪中叶。
同时,一定有另一批工匠从叙利亚迁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塞浦路斯、希腊和俄罗斯南部,因为已经发现这些地方的玻璃制品从2世纪前就有完全不同的器形和设计,这正是当地建有工场的最有力证据[27]。罗马时期是玻璃工业迅速传播的最重要时期,尽管罗马玻璃无疑是通过贸易或攻城略地而扩散到帝国境外的。最近在阿富汗的贝格莱姆(古代的卡皮萨)和撒哈拉沙漠纵深处,以及在苏格兰北部的安东尼墙、斯堪的纳维亚和德国北部出土的大量玻璃制品,证实了玻璃制品在罗马时期未开化的邻国中也很流行,他们钟爱制作精良的器件,包括雕刻的(图302)和彩绘的[28]。

图302 表面雕刻的无色碗。
也许是亚历山大城人的作品。自丹麦的希姆林哥出土,2世纪。
这些玻璃制作中心一旦建起,都多多少少地保留着与黎凡特地区母工场的技术联系。很明显,他们都曾得到过叙利亚和亚历山大城工匠们的不断支援,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在1—4世纪期间,从东到西的工场在不同时间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品,在器形、式样、技术细节上表现出来的相似性。这些器件不仅在制作技艺上相似,连口沿的形状和器形的微小之处都没什么差异。这种类似没有出现在同期的陶器上,除了萨姆斯这种各国流行的器件。
在埃及和叙利亚,玻璃工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类同的,特别是在器形方面,但它们都有一种以上独特器形的(尽管不是独有的)玻璃制品。罗马帝国初期的亚历山大城注重模压、磨光和抛光,这导致了后来切割和雕刻工艺的发展。一些精雕细刻带人物图案的无色玻璃碗(图版26B,图321)明显来自亚历山大城,但它们也可能会出现在远离亚历山大城的地方。亚历山大城的工匠们似乎也精于制作彩绘玻璃,例如最近在贝格莱姆发现的器件和达芙妮花瓶(图版27A)[2829]。出土的还有一套容易界定甄别的素色玻璃餐具,包括碗、杯子、水壶等,这是4世纪在埃及制作的[30]。另一方面,恩尼(边码322)和他同时代的人偏好用模吹制玻璃,叙利亚的玻璃工业就集中在有模吹制(图303)和无模吹制,吹出的形状越来越复杂,并用曳痕和压痕装饰(图304)。
在罗马文献中常提到两类玻璃工匠,一类是玻璃匠,另一类是雕刻匠和抛光匠,两个行当有明显的区别[31]。如果亚历山大城工匠和叙利亚工匠之间的差别是存在的,我们有理由认为雕刻匠和抛光匠活跃在埃及,而只有一小部分立足于叙利亚。乌尔比安(Ulpian,170?—228)提到了这些工匠在阿奎莱亚的生活,认为他们活跃在意大利的事实是清楚的。

图303 有模吹制的绿色六角壶,叙利亚产。5—6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