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谷物磨的采用

17.5 谷物磨的采用

缺少考古资料的同时,又缺乏有关水车和面粉产量(在中世纪的圣经文句中通常使用这两个词)争论的记载,这种情况令人印象深刻。在4世纪,水磨数量有迅速增加的迹象。奥索尼厄斯证实[19],那时水磨的使用范围仅仅局限于罗马帝国。他还提到,379年在鲁沃河(莫色耳河的支流)流域,人们还利用水磨来切割并磨光大理石。人们在萨迪斯[23]发现了一段碑文,上面提及了一个水磨工程师(manganareios hydraleta)。按着传统的说法,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311—337),希腊化时期的波斯人梅特德鲁斯(Metrodorus)把水磨介绍到了印度。在水磨处于相对不重要地位的几个世纪之后,这种新能源突然被开发出来,原因值得深思。

从罗马城的面粉生产中,很容易理解水磨的情况。当时,谷物碾磨已经成为一门手艺,与更早时期就出现的面包烘烤一样被集中统一管理,此前这些都是罗马人家庭的日常工作。正是这样的统一管理,解放了专门从事面粉和面包生产的面包师。这些用马和驴做动力的面包房和谷物碾磨中心,位于距离台伯河沿岸很远的吉奈丘伦山区。卡利古拉统治时期(37—41在位),官方没收了罗马面包房的马,随后导致了面包短缺。

有些磨坊还在用人力作为动力,因为奴隶和赤贫者足以提供足够的劳力。在帝国早期,失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据说,韦斯巴芗(69—79在位)拒绝建造由水力驱动的磨坊,“唯恐穷人失去工作”。不过,君士坦丁大帝为解决劳力短缺问题,曾不得不在面粉磨坊里雇用罪犯。当然,那一时期绝大部分磨坊仍由马或驴来充当劳力(图78)。

4世纪,由于劳力短缺问题相当严重,水磨逐渐被用于研磨谷物。帕拉第乌斯(4世纪?)建议使用水磨以减轻人和动物的负担[24],提出用公共浴室和引水渠的水带动制粉机。可以确认的是,图拉真时期引水渠的溢流被用于吉奈丘伦地区谷场磨坊的加工工作,216年在卡拉卡拉浴池旁也建了水磨[25]。尽管遭到有投资利益和用马作动力的磨坊主的反对,水磨还是在吉奈丘伦地区推广使用了。以前,引水渠中的水常常被转作他用。395年,洪诺留(Honorius)和阿卡迪乌斯(Arcadius)颁诏禁止滥用水[26]。根据普罗科匹厄斯(6世纪)所述,所有的水磨都是在古老的吉奈丘伦斜坡上发现的,因为大量的水通过引水渠被运送到山顶,然后带着巨大的威力沿下倾的斜面冲下[27]

大量内容相同的诏书禁止磨坊主用引水渠把水引入他们的磨坊,这表明它们的数量在6世纪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28]。后来,处理磨坊和排水道破坏事故的维斯哥特人作出法律声明:“任何人用暴力损坏磨坊,须在30天内将其修理好;破坏磨坊贮水池和连接到磨坊的引水渠作相同处理。”[29]

制粉机的发展产生了工匠这个新阶层(molitoresmolendarii)。磨坊主一般拥有磨坊,他们碾磨谷物,有时甚至准备麦芽或烘烤面包。然而,后来的手工艺大部分掌握在面包师手中。大约在110年图拉真皇帝时期,工匠们的互助会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