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罗马供水的组织结构

19.5 罗马供水的组织结构

在维特鲁威的10部著作中,有一部专门介绍供水[29],讲述了渡槽、井和蓄水池的建造情况。不过,提供更多罗马供水技术资料的是弗朗蒂努斯(Sextus Julius Frontinus)[30]的著作,他从97年到103或104年担任罗马水务专员。他满腔热情地说道:“这些运送海量用水的供水结构不可或缺,完全可以同无实用价值的金字塔以及虽然出名、但无用处的希腊艺术品相媲美。”(图614)[31]

起初,罗马的供水系统被地方市政官员所控制。后来,奥古斯都把职责集中到他的朋友阿格里帕(Agrippa)手里。公元前9年的一项法令把这些职责委托给一个委员会,它的成员包括一位有着执政官头衔的水务专员(会长)和两位技术顾问。弗朗蒂努斯是第七任水务专员。克劳狄统治时期(52年),委员会经过了重组,水务专员开始全面负责供水系统及其维修和建造的必要资金。

水务专员有一套工作班子,包括建筑师、管理人员和一系列职级不同的职员。此外,第一任水务专员阿格里帕还掌握并训练着一个由240名奴隶组成的团队。在他去世后,这些奴隶被交由政府管理。这些奴隶和属于恺撒的另一群奴隶加上一些专家和雇来的自由人,组成了一支正规的技术队伍。为首都服务的8条主要渡槽,肯定需要大量的劳力参与[32]

这8条渡槽中(图614),5条从泉水和自流井中引水,2条从河流,1条从海洋中引水。较早的渡槽主要建在地下,部分原因是为了防御破坏。后建的5条渡槽的城市入口被建得尽可能高(图版39),因此有被截断的危险,罗马被哥特人围攻时期就发生过这类事。8条渡槽总的横截面积大约是7.5平方米,总共长350千米,其中仅有47千米在地上,每天的运送水量约为101.06万立方米。4世纪,罗马有11个公共浴室,还有856个小型私人浴室和1352个喷泉和蓄水池。

选择好水源以后,罗马人认真地制定了输送水的线路。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更喜欢建设地下管道,尽量避免在拱形结构上建造外观漂亮的管道,因为这样做的费用很高。弗朗蒂努斯提到自己已经绘制出所有既有渡槽的平面图,所选的路线通常有1∶200—1∶1000的倾斜度,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采用压力传送,因为虹吸管的建造和维修都太昂贵。但是,为了跨越陡峭的山谷,偶尔也使用虹吸管(图612)。

渡槽的斜率并非始终一致,因为可用的水平仪非常简陋。古代近东地区使用一种形状像字母A的铅垂水平仪,从顶点悬挂铅垂线,希腊和罗马则用简单的水平仪(chorobatesdioptragroma)来描画直角。娴熟地使用这些仪器,可以使倾斜度非常精确地保持在1∶2000,从而较精确地挖掘隧道,所以我们很少在史料中见到对团队工作粗心马虎的抱怨。

水从泉眼或河流引入沉淀池,沉淀池通常有两个斜底的隔间,这样可以方便水的澄清。接下来,水被引入特定的管道中,通常在地下15米,那里每隔40—50米有几个通气柱以防止空气不畅通,也便于检查和打扫。管道横截面从0.5平方米到3平方米不等,由50—60厘米厚的混凝土内层构成,依靠一群石匠负责合拢和搬运。由于很多被导出的泉水相当热,罗马的渡槽内覆盖了相当多的碳酸钙水垢,必须经常清洗。只有维尔戈渡槽和马西亚渡槽的水很纯,不需要沉淀[33]。阿尔西蒂纳渡槽的水不能饮用,特拉扬那渡槽的水有一部分用于水车、喷泉、冲刷下水道。渡槽将水送达配水池,它们不能称作贮水池,是因为仅有很小的容量。供水按照排水量常数的原则进行,每个引水管与一定数量的配水池相连。阿庇渡槽连接20个配水池,阿尼奥韦斯特渡槽连接92个,在罗马总共有247个配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