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渡槽的起源
在古代已广泛传播的暗渠(第Ⅰ卷,边码532—534),本质上同古代矿工水平挖入山腰的坑道是一样的。亚美尼亚是近东地区最古老的采矿和冶金中心之一,再加上其他原因,它很可能是暗渠的源头。阿契美尼德(Achaemenian)国王统治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331),波斯人已广泛使用暗渠。麦加斯梯尼(Megasthenes)发现,暗渠在公元前300年的印度北部已经使用得非常普遍,那里需要一批官员来“检查向引水管供水的封闭运河,让每条水管平等引水”[8]。此时,暗渠已传播到外高加索、阿富汗、中国新疆,它的建造是专家行会长达一个世纪的特权[9]。可能是在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前485)统治时期,波斯人把这种技术介绍到埃及,还特别地将它介绍到了哈里杰绿洲[10]。这项技术传播到整个撒哈拉沙漠,远至摩洛哥南部,并应用于罗马时期斐赞的加拉马。希腊—罗马时期的输水道都很相似。希腊最早的医学著作声称,优质的水是健康所必需的(图610)[11]。《希波克拉底集》(Hippocratic Collection)是一本写于约公元前400年的关于“空气、水和空间”的著作,其中有很多关于水的质量和大众健康的详细观察资料。为了得到优质的水,希腊人直接采用了近东的方法。雅典从彭特利库斯山引水的沟渠就是暗渠,它的地下水道大约每隔15米有一个垂直通风井。
在古希腊,另一种很流行的管线用石头支撑,穿山越岭,直接取最短的路径从源头引水。大约公元前6世纪萨摩斯岛的渡槽可能是最早的例子,希罗多德认为它是希腊大陆上3项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图611)[12]。据他记载,渡槽的设计者是迈加拉的尤帕里诺斯(Eupalinus of Megara),他藉此成为第一个水利设计师,名字流传至今。

图608 在岩石中凿出的蓄水池,位于迦太基。

图609 恩格丁圣莫里茨发现的封闭式泉眼的平面图和截面图,可能属于晚期青铜时代。
萨摩斯岛的隧道长度超过1000米,从两端同时开凿。由于两段错开大约5米,所以源头的那一端不得不急剧弯曲,这样两段隧道才能连通。隧道横截面大约有1.75米见方,水在隧道地面上一条凿出的运河中流动。运河的坡度比隧道更大,入口处运河比隧道底面低大约2.5米,出口处低约8.3米。把黏土管放入运河,然后再埋上土,隔一定的距离安上连接柱。边码672提到了一些勘测装备,可能是萨摩斯人用来建造渡槽的。
在小亚细亚和别的地方,希腊人使用了一种新颖大胆的水利设施——虹吸管,省去了打隧道的昂贵费用,也不用安装弯弯曲曲的长距离重力引流管道。虽然小型虹吸管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但第一个试图解释它们工作原理的是希罗(活跃于65年)。用虹吸管作为穿过深谷的捷径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较低部位的虹吸管需要相应的强度。帕加马的渡槽建于公元前180年,是使用这种虹吸管的典型代表(图612)[13]。它依靠重力把山谷(海拔1174米)中的泉水引导到位于城市东面的哈奇奥乔奇奥(海拔375米)的两个沉淀池中,用压力泵将水从沉淀池中压出,流经两个山谷(海拔172米和195米),越过中间的山脊(海拔233米)到达城堡(海拔332米)。管道的行进路线可从支撑管道的相隔1.2米的厚石板看出,在较低的山谷中,必须克服高达20个大气压的压强。管道可能是金属的,穿越山谷是为了给位于山脚下城市新开发的地方供水。罗马时期用更可靠的沟渠系统代替虹吸管时,管道被移走了。

图610 希腊妇女淋浴图。出自一个花瓶的黑色图案,公元前6世纪。

图611 萨摩斯岛渡槽的简略截面图,可能是公元前6世纪的。
水流过石柱支撑的管道和水道,取最短的路径。从两端挖隧道,但是由于错误计算,需要转一个大弯才能使两个部分连通。

图612 帕加马渡槽简略截面图,显示出虹吸管基本上呈直线,通过两个山谷和中间的山脊,抬高到与城堡一样高的海拔位置。约公元前180年。
在从西西里岛、意大利南部到小亚细亚的那些希腊和希腊化的城市中,虹吸管和大水道是很有代表性的供水系统。可能是泄漏以及适合制造高压管道的材料很少的原因,罗马人很少用虹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