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石匠
我们对中世纪建筑的印象,很自然地大部分来自那些保留至今的建筑。在中世纪,人们很少用石头或者砖块修建房屋,即使是贵族,也大多使用木材、树枝、泥、茅草等作为原料。但是,木材在建筑用材中的支配地位,丝毫没有缩小建筑物以石材为设计中心的范围,像城堡、教堂、城墙和一些其他建筑。
传统的采石工具在本书其他章节另有描述(边码36)。中世纪时期工具的刀刃部分是铁制的,这和古埃及石匠使用的工具颇为不同(第Ⅰ卷,边码569)。古埃及人先用石锤敲击进行粗加工,然后再用铜凿精加工,现今的采石工具则普遍用合金钢做刀刃,并借助气压传动装置进行加工。因为交通困难而且速度很慢,建筑材料的运输费用往往很高,甚至超过雇用采石匠的总价。
15世纪修建伊顿公学使用的石材成本价不过每车1先令,可是从约克郡哈特斯顿通经过了陆路、海路和运河的运输之后,费用得额外增加6先令6便士[1]。结果,人们首先是使用本地石材,再就是尽可能多地将石匠的粗加工活在采石场就地完成。这样,采石场就成了石匠的培养地,在那里能学会一般手艺。
中世纪并没有类似于专业建筑设计师这样的角色,但整体的设计和整合也不是仅仅靠工匠的合作就能完成的,通常由一位从行会的学徒出身的石匠工头来统管全局[2]。15世纪晚期德伊夫利(Henry deYevele,卒于1400年)是一名颇负盛名的石匠工头,主要修建了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死后的遗嘱中留下大量遗产和捐赠物,这说明他生前相当成功。除了监工,那些石匠工头或者建筑匠工头自己也做一部分工作。图版30B显示一个拿着锤子和直角曲尺的人,可能正要去测量水平面的时候,被叫去和上司讨论工程的进展情况。

图347 摘自一部15世纪早期法国圣经故事手稿中的一幅图片。画面上,法老王正在向犹太人布置任务。图中的脚手架是最简单的样式:十字形的木梁架起螺旋形的楼梯,木梁的一端伸进墙内,另一端垂直于地面;脚手架被支柱架得很高。一名工人正扛着一桶灰泥走在楼梯上。另一名石匠正用一把凿斧凿平一块石头。
石匠工头手下有一大批石匠行会成员和粗石匠。石匠行会成员在雕凿软质石料、细砂岩和石灰石等方面很熟练,这些石材可任意切割[3]。尽管大多数线脚模板的设计是固定的,而且带有本行会的特点,但是每个石匠的个性技艺仍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石匠行会成员这一名称最早在14世纪开始使用,最初可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粗石匠主要配合石匠行会成员做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给石头定型的活,包括做直线脚、方石块和其他一些石匠活(图347),精细的雕琢和复杂的线脚则需要石匠行会成员来完成(图版31A、31B)。这些工匠都有下手帮他们搬运石材。
现代的石材加工工业中,通常用圆锯把大石头锯成形。在中世纪,人们偶尔使用锯子处理软质石料(图348),不过在初次成形时用的工具和今天一样,也是一种带刃的长柄大槌——粗凿斧。接下来,要么是用扁平锤粗凿石材,要么是用大头锤和凿子进行雕琢。石匠用的凿子那时叫扁头凿(图25),刃朝外,边缘可能有锯齿用来铲平石块的表面。从许多图上可以看出,中世纪石匠的工具和现在的差不多,都由古老的工具演变而来,带齿的扁头凿和锤子使用得相当普遍(图版31A)。有些图画表明,锤子和凿子被用于平整表面(图349—350),但其他地方明显表现出对各种形状的扁平锤的偏爱,它们既用来平整表面(图347),也用来雕刻(图版31B)。

图348 两人用框锯切割一块大理石板制作饰面。摘自一部11世纪的意大利手稿。
锤子、直角曲尺、铅锤是石匠的行业标志。直角铅锤常常用于测量平面是否水平(图版30B),这一点从古埃及时期就开始沿袭下来。16世纪发明的水平尺十分精美,比起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笨重不堪、灵敏度很低的水台,实用价值要大得多。结构简洁的铅锤,同今天一样应用广泛。直角曲尺(图347,图版31A)的两臂上都有刻度,用直角三角形两边之比就可以设定倾斜度。以角度为单位进行测量,即使在今天都算得上一项复杂的精密技术,更适宜用于绘制图纸而非工人操作。和石匠一样,木匠也很自然地经常使用铅锤和水平尺。石匠另有一种专用的圆规,用来画圆和弧(图版31A)。

图349 修建石制建筑物用的脚手架。
所有支柱沿对角线绑扎加固。石匠工头正在迎接查理大帝(Charlemagne)等一批贵人。工人们用槌棒和凿子凿平石块。抹灰泥用水由一口新挖的水井提供(镇上用的泵是人们用矿井的排水装置改造的,见图11)。注意砌石墙用的泥刀。图画出自一部1460年的法国手稿。

图350 在敌人的炮火下修建石桥和木制防御工事。
树木被砍倒,用斧子修平整,然后用双人竖拉大锯锯成厚木板。再把厚木板锯成长条,用销子连接起来。图中地上放着一把直角尺、一把修整斧、一把钳子、一把曲柄钻和一把手锯。石匠用槌棒和扁头凿平整石头,抹上灰泥后运到建筑匠那里,后者在抵挡敌人炮火的掩体后面工作。这幅图描绘了查理大帝的攻城情景。出自一部1460年的法国手稿。
北欧人使用的砂浆一直用沙子和石灰石混合而成。很多图画显示,人们用一种槽形的灰浆桶来盛放和搬运砂浆(图347、图349)。正确烧制石灰很重要,直到19世纪,还没人能继维特鲁威之后使用正确集料的配比[1]。结果,中世纪以及后来的许多石头建筑都是用很靠不住的粉末状砂浆砌合起来的。

图351 制作砖瓦的情景。
最前面是在用水混合黏土,然后在工棚里手工模造,使用的模具可能是四边形的,然后堆在图中左边晾干。窑在图中右方,烧好的砖由两个工匠放好。彩色原图中窑的底部还可以看到火焰,而窑上部敞口处是红色的。摘自一部15世纪中叶的佛兰德地区的圣经手稿。
罗马人在不列颠的统治结束以后,砖瓦的生产停止了[4]。取而代之的茅草和木瓦(图392),都是易燃物。由于这个原因,伦敦从1212年开始强制使用瓦片做屋顶,瓦片生意开始兴盛起来,到15世纪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瓦片需求市场。不过,当时的造瓦商虽然不多,但由于一开窑就要好几天不熄火,瓦窑排放的大量烟雾逸入当时未受污染的大气中,既令人作呕又有损健康(图351)。由于成本更低且制作更简易,砖开始应用并逐渐取代了石材。大批制砖工人和砖匠是来自佛兰德地区的外国人,那里的木材几乎已经用光了,石材又很少,因而在很早的时候就不得不用上砖瓦(图版31B)。砖匠的主要工具有泥刀、砍砖用的锤子和水平尺。现在的砖匠如果拿着中世纪时候的泥刀,可能会看不出与他自己的工具有任何不同之处(图347、图349,图版31B)。
为了举起重物,人们使用了简单的提升设备。通常是在起重杆顶端装一个定滑轮,地面上设置一个绞盘,用辐槓来旋转(图版30B),要么就是加上一个当时刚出现的曲柄(图版31A,边码652)。绳子的一头穿过绞盘,系上重物,另一头则固定起来。石匠很少使用滑轮、起重机或者踏车,虽然某些行业用上了这些起重设备(边码646,图版38B)。罗马人和埃及人几乎从不用大石块,不然就不得不用非常大的工具来加工(边码658及以后)。
特别有意思的是中世纪脚手架的种类和样式。它们既不如现在的常见,也没有那样优美。脚手板的支撑梁常常只是插入已经建好的墙上预先挖出的洞里,等着被后面更高的支撑梁取代或者加长(图347,图版31A)。有时候则用木杆绑扎成框架,类似于在管状钢材出现之前一直使用的脚手架(图349,图版30B)。一副具有代表性的脚手架可以在图版31B中看到,在不同层之间有式样很现代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