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罗马的渡槽
罗马渡槽以极好的拱形结构而闻名,遍布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很多山谷,特别是罗马周围的大平原(图613),为家居、浴室、喷泉、公共厕所及冲刷下水道等供水[14]。现在,人们有时竟然会忘记这些渡槽主要是建在地下的。
在希腊和罗马统治地区,由于旱地耕作占统治地位,灌溉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边码81、边码678)。然而,在非常干旱的地区,或是在某种庄稼需要的情形下,还是会进行灌溉。因此,在努米底亚和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人们用泉水灌溉山地,在溪流上筑水坝,把蓄水池、池塘、地下贮水池同渡槽和水道相连,作为旱地耕作的补充水源。当然也有例外,渡槽便是为工业目的建造的,例如在罗马统治的西班牙,金矿就用水来冲刷金沙[15]。有时,水车也靠专用渡槽驱动(图546)[16]。

图613 克劳迪娅和阿尼奥诺瓦之间渡槽的遗迹,见图614。
罗马最早的渡槽是阿庇渡槽(图614),大约建于公元前300年,由护民官克劳狄主持,他同时也是阿庇大道的设计师(边码504起)。这个地下渡槽使用国家经费来建造,目的是把纯净水引入城市[17]。在罗马出现的第二条渡槽是阿尼奥韦特斯渡槽,建设费用是从国王皮洛士(Pyrrhus,卒于公元前272年)那里掠夺而来,就像马西亚渡槽(图614,图版39)的建设费用一样,据说是大约公元前146年从科林斯和迦太基[18]掠夺到的。在早期的共和国时代,罗马供水系统得到了发展,建造了一些地方渡槽[19]。到公元前125年,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罗马的供水系统也增加了一倍。
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战乱日子里(公元前1世纪),引水管被人们忽略了。奥古斯都皇帝(公元前27—公元14)不得不重修很多已被损坏的水道和管道,并扩建新的系统[20]。

图614 罗马渡槽路线。
罗马帝国时期是一个伟大的建筑时代,好几位皇帝都扩建了主要城市的供水系统。巨大的克劳狄渡槽用了14年才建成,它的设计师们必须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从阿尼奥河岸开采石灰岩,并运到几英里外的建筑工地。为了修建这条渡槽每年要运至少4万辆四轮马车的石头[21]。哈德良皇帝(117—138)在帝国的不同地方建了很多渡槽[22],后来的君主直至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继续执行了这样的政策[23]。
在埃及,奥古斯都皇帝为亚历山大城建造了一条渡槽。在这个国家的其他地方,形式比较古老的灌溉机械也被用来为城镇供水。斯特拉博在孟斐斯附近的军事营地写道,“水通过轮子和螺旋泵从河里引出,使用了150名犯人在这儿干活”[24]。113年,法尤姆地区的一个城镇建造了一部水车,把水抽出来灌到蓄水池,以备喷泉、浴室、酿酒厂和两个犹太教教堂使用[25]。
在小亚细亚,古希腊的创造性因罗马的统治而再度觉醒[26],萨迪斯、以弗所、帕加马、士麦那、米利都和尼萨等地建造了新的渡槽。在西班牙,梅里达和塞哥维亚的大渡槽至今犹存且远近闻名,后者的水道桥有1000多米长,高50米。在法兰西,尼姆(公元前19年,图371)和阿尔勒的渡槽很著名。里昂有几条大的渡槽,包括由7条直径为27厘米的铅管道组成的虹吸管,为了制造这些虹吸管用了几万吨铅[27]。在罗马统治的日耳曼,科隆、波恩、美因茨和特雷夫斯,都有大型的渡槽[28]。
在不列颠的林肯郡、多切斯特及其他地方都有罗马渡槽,伍斯特的渡槽通过单独的水闸为私人住宅供水。在锡尔切斯特,水被送达时在城镇的地平线下,需要通过压力泵把水提升起来。在卡马森郡,一条8英里长的渡槽为金矿冲洗矿石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