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BP与DR

四、IGFBP与DR

(一)DR患者IGFBP水平的改变

关于DR患者各种IGFBP的改变仍有争议。有研究发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伴DR者与无DR者相比血中IGFBP-1增加,IGFBP-2,3,6则减少,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DR者IGFBP-3,6减少,IGFBP-4,5无变化。也有学者认为DR者血清中IGFBP-1,2,5增加,IGFBP-4减少。Burgos等发现PDR患眼玻璃体内IGFBP-1及IGFBP-3的水平均增高,但用玻璃体内总蛋白校正后二者的升高并不明显,因此认为其增高主要是由于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而造成的蛋白渗漏。

(二)IGFBP引起DR的机制

体外研究证明IGFBP-1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抑制或促进IGF-1的活性。IGFBP-1的丝氨酸位点磷酸化可抑制IGF-1对靶组织的作用,而去磷酸化可使其与IGF-1的亲和力明显降低,使IGF-1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从而促进局部组织细胞增殖。

Giannini等研究发现,在DR患者人视网膜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抗IGFBP-5抗体α-IR3后可以阻断视网膜内皮细胞的生长,而加入重组人IGFBP-5(rhIGFBP-5)后可以诱导视网膜内皮细胞的生长。该研究还认为IGFBP-4对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IGFBP-3的存在及IGFBP-4/IGFBP-5之间的平衡对于人视网膜内皮细胞的生长起决定作用。

然而,也有研究显示IGFBP-3有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研究者认为糖尿病患者由于IGFBP-3表达减少因而其诱导的凋亡减少,最终引起内皮增殖,新生血管形成。

此外,IGFBP通过其介导和定位作用促进IGF-1与其受体结合,可能也是其参与DR发生、发展的一个机制。总之,IGFBP在DR的发病机制中具体作用未明,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