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新生血管病因
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至少超过40种眼部或全身疾病可以发生NVI。
1.血管性疾病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Eales病、Coats病、颈动脉阻塞性疾病、Leber性微动脉瘤病、Takayasu病、视网膜血管瘤、Stuge-Weber脉络膜血管瘤、无脉症、巨细胞性动脉炎、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动脉结扎术。
2.眼部疾病 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内炎、Vogt-Koyanagi-Harda病、剥脱综合征、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交感性眼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进行性虹膜萎缩、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球的钝挫伤和穿通伤。
3.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神经纤维瘤病、Marfan综合征、Nottie病、镰状细胞病、红斑狼疮。
4.手术及治疗 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摘除术、眼部的放射治疗。
5.眼内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虹膜黑色素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转移瘤、血管瘤、睫状体网状细胞肉瘤。
Madson的一项研究中,43%的NVI与糖尿病有关,37%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关。即使广泛使用全视网膜光凝,NVI仍主要由糖尿病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在208例NVI患者中,32%有糖尿病,36%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3%有颈动脉阻塞性疾病。目前认为1/3的NVI有糖尿病,1/3的NVI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3的NVI为其他疾病,其中颈动脉阻塞性疾病和视网膜母细胞瘤占较大比例。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NVI者为15%~65%,平均约为30%。在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自然病程中不会发生NVI,而在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18%~60%会发生NVI。在美国,每年约有20%相当于3 800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发生NVI,而在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45%~80%会发生NVI。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越大,NVI发生的比例越高。NVI可以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2周至2年内发生,80%的NVI会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6个月内发生。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以转变为缺血性,时间约为8个月,这时也会发生NVI。
Salus首先发现NVI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糖尿病NVI与视网膜新生血管有关,有1%~17%的糖尿病病人会发生NVI,但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中,NVI发生率为65%,不管糖尿病的类型如何,发生NVI主要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时间有关。在美国的糖尿病中,至少有2.3%~2.5%大概16 000~17500例PDR患者发生NVI。在有糖尿病的眼施行白内障和玻璃体手术将会增加NVI的发生,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糖尿病患者的NVI发生率明显增加,若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是超声乳化术就不会使糖尿病患者的NVI发生率增加,但是,如果手术中同时行后囊切开术,或手术中后囊破裂,则NVI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这是因为晶状体本身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完整的后囊对血管形成因子和炎性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在后囊不完整时,一些血管形成因子会直接作用于虹膜睫状体,诱导NVI形成,但是Jaffe报道二期手术后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和不切开术对NVI形成无明显的影响。PDR手术时使用硅油可以使视网膜复位,Lucke报道使用硅油后NVI发生率降低,可能与硅油的屏障作用有关,且硅油可以减少手术后视网膜再出血可能,使手术后容易观察眼底以及可以施行激光治疗,从而减少了NVI的发生。其他的资料显示后囊不完整或后囊切除的有硅油眼和无硅油眼的NVI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异,但是由于病例的病变程度不一,且样本数量较少,这一结论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颈动脉阻塞性疾病可以导致眼前段缺血,使NVI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也可发生NVI。研究表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其颈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发生率为45%~90%,有可能达100%,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生NVI的原因与颈动脉阻塞性疾病相似。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NVI发病率也较高,大约为44%。在恶性葡萄膜肿瘤中,NVI的发生率为0.5%~15%。刘桂琴发现在37例恶性虹膜睫状体肿瘤中,有15例瘤体内有新生血管。
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也可有NVI发生,更常见于近房角处;Vogt-Koyanagi-Harada病在眼压升高时常常可以发现NVI;交感性眼炎在疾病的晚期也可有NVI;许多葡萄膜炎的反复发作或炎症的持续存在,也会导致NVI的形成。
剥脱综合征也可见NVI,但是它不会导致青光眼的发生;白内障手术后,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当有严重的葡萄膜炎症时也会发生NVI;外伤特别是眼球的穿通伤时,伴有葡萄膜炎症时会发生N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