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特征
2025年08月10日
第一节 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特征
在光学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在球结膜和角膜缘上皮下呈现出一不同厚度的区域,期间有不定形的、嗜酸性、透明的或颗粒状物质积蓄,类似变性的胶原,夹杂有圈状或破碎的纤维,像一种异常的弹性组织。基质的纤维细胞数量往往增多,似乎是损伤引起的反应性增生。另外,特别在陈旧性病变中可见到有蛋白质样物质,酸性黏多糖和钙化的结石的少量聚集。最初认为,蓄积的基质物质是弹性组织,因为它能被弹性组织的染色剂染色。但是由于组织非蛋白分解酶,即弹性蛋白酶有抵抗力,所以仍有争论。而弹性样物质和弹性组织变性这些术语使人想起这种物质可能来自变性的胶原。其上面的上皮可以正常、萎缩或增生。
Hogan和Alvarado(1967)从超微结构研究推断,弹性物质的形成有4个来源:①变性的胶原;②原先存在的弹性纤维;③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异常;④异常的基质。一般认为翼状胬肉和睑裂斑的常见炎症是由于它们的成分发生变性改变,类似由于胶原坏死发生腐骨的炎症。Austin、Jakobiec和Iwamoto(1983)也发现胶原变性的迹象,但紧靠上皮下有一薄层玻璃样化区域。在这区域的下方,发现有过量的微丝组成的嗜酸性颗粒物质聚集(一种弹性纤维前体),在这种物质内发现许多成纤维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的弹性组织变性表示一种弹性纤维产物不正常成熟期。
国内徐国兴等采用Hu-12A透射电镜对14份翼状胬肉标本进行超微病理观察发现,翼状胬肉存在正常和异常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角膜上皮细胞由于增生纤维的侵入,使Bowman膜被破坏。翼状胬肉中还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增生和退变,血管增生与退变是影响翼状胬肉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他们认为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的增生及变性是翼状胬肉突出的病理改变。前弹性纤维及变性弹性纤维是翼状胬肉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