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新生血管的病理
NVI指虹膜前表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新生血管膜形成,是一种非特异性改变。NVI常发生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如眼内炎症、青光眼、外伤、视网膜血管病变或眼内肿瘤等。通常起始于靠近瞳孔缘的色素花边处或虹膜根部,很少起源于虹膜中央部,在瞳孔附近虹膜基质的小动脉环处的毛细血管上以内皮细胞芽形式长出,在组织学上一旦瞳孔缘开始形成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芽就可以在虹膜的任何地方出现,甚至包括虹膜根部的大动脉环。内皮细胞芽可以发展为小球样的血管丛,引流至虹膜和睫状体的静脉,并在虹膜前表面形成一层血管性的薄膜,同时伴有纤维母细胞的形成,这种细胞是由平滑肌分化而来的。解剖学上纤维血管膜通常在虹膜的表面,而新生血管是在纤维母细胞的下面。
NVI的发生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血管以毛细血管芽的方式生成;另外一种由虹膜的基质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和周细胞,最终形成NVI。
NVI在虹膜周边部互相联络成周边部新生血管网,在房角处的新生血管环绕小梁网周围,其分支进入纤维化的Schlemm管内,甚至进入集合管者。
新生血管管壁很薄,排列不规则,由内皮细胞组成,无肌层或更多的外膜及支撑组织。电镜下显示内皮细胞间之交界处是开放的,细胞内胞质减少,其细胞间隙通透性和基底膜都有改变,易于漏出荧光素和其他物质,在有新生血管的地方都有纤维血管膜。NVI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发生下列并发症:毛细血管的增殖伸展到前房角处,引起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NVI并不特别严重,但眼压升高明显,就是因为房角有透明的纤维血管膜;当虹膜前表面收缩后可引起虹膜周边前粘连,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导致顽固性眼压升高;且常引起反复性前房出血以及葡萄膜的炎症;在靠近瞳孔缘处的虹膜前表面新生血管膜可产生纤维性瘢痕收缩,并牵拉虹膜色素上皮外翻;甚者使虹膜前表面被色素上皮遮盖;如果虹膜内的瞳孔括约肌被牵拉时,可导致瞳孔变形,瞳孔被固定散大,瞳孔不易被扩大或缩小。
根据NVI发生的部位将其分为二类:虹膜内新生血管,即新生血管出现在虹膜基质和前缘层中;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即新生血管位于虹膜前表面。NVI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血管膜,由血管和少量胶原纤维组成,是高度血管化的薄膜,血管内皮细胞为无孔型,无周细胞,基底膜增厚,新生血管旁无色素细胞,虹膜前缘层中有非色素细胞包围;另外一种是纤维血管膜,由厚的胶原纤维和稀少的小血管组成,血管内皮细胞为有孔型,周细胞肿胀,基底膜增厚,新生血管旁无色素细胞。
全视网膜光凝术后NVI可消退,从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新生血管的消退是由巨噬细胞清除的,由毛细血管的增殖伸展到前房角处引起继发型开角型青光眼也可以消退;肌成纤维细胞也可能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