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药物治疗

四、药物治疗

1.干扰素-α(IFN-α) IFN-α是B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在病毒感染与其他刺激后诱导产生,由真核细胞分泌的广泛存在的一种蛋白质,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生血管抑制剂。IFN-α通过抑制胸腺核苷酸的转运和磷酸化而阻碍细胞DNA合成,抑制细胞进入S期。IFN-α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Miller等在激光阻塞视网膜静脉建立猴的NVI模型,给予肌内注射人重组IFN-α治疗,剂量是第1天1×106 U/m2,第2天2× 106 U/m2,第3天4×106 U/m2,第4天6×106 U/m2,直至实验结束。结果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均证实了NVI消退,而且虹膜大血管的正常内皮细胞未受任何影响。Miller认为,NVI内皮细胞上可能有特异受体的表达,IFN-α通过选择性作用于受体达到作用于新生血管并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

2.类固醇类药物 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抗炎性细胞浸润、抗炎及抗代谢等作用,很早就将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应用于抑制眼内炎性反应。Jonas对29例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在手术结束时将曲安西龙(氟羟强的松龙)15~20mg注入玻璃体腔,随访0.3~4.9个月,没有一例患者新发生NVI,而且术前有NVI的患者,术后新生血管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类固醇类药物能抑制未成熟的血管组织生长,可预防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眼内注射结晶类固醇类药物可作为NVI治疗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