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激光光凝
传统的激光光凝采用氩激光、氪激光、倍频Nd:YAG激光或半导体激光,在FFA和ICGA图像指导下,对CNV病损区进行光凝,通过热凝固效应,光凝斑点形成局灶性瘢痕,使CNV萎缩消退。
激光光凝适用于经典型CNV和激光治疗后复发性CNV。而禁用于隐匿型CNV、较大CNV、伴有视网膜下血肿或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患者。
对所有拟行传统激光光凝治疗的CNV眼,治疗前均应行FFA和ICGA检查,证实为激光光凝的适应证。激光治疗所用参数和具体的光凝方法如下:
经典型CNV:中心凹以外的CNV(即CNV后界距黄斑中心凹外界2 000~2 500μm),采用曝光时间为0.2~0.5s,光斑直径为100~200μm,光凝范围应超过CNV外界100μm,光凝反应为灰白色。中心凹旁CNV(CNV后界距中心外界100~200μm),采用100~200μm光斑直径,0.1~0.2s曝光时间光凝。CNV中心凹侧光凝不超过CNV边界100μm,而CNV周边侧光凝应超过CNV外界100μm,光凝反应为灰白色光凝斑。中心凹下的CNV,采用200μm激光斑,0.2~0.5s曝光时间,光凝范围应达CNV外100μm,光凝反应呈白色。
复发性CNV:光凝应覆盖CNV外100μm。在与原来瘢痕交界处应跨入瘢痕边界300μm处,并于营养血管的两侧100μm宽范围,营养血管基底外300μm范围行激光光凝,防止CNV再次复发。
有人统计过光凝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后1年的成功率:术后2周新生血管膜被封闭者为64%,术后6周达到71%,3个月时为78%,复发病例中75%发生在3个月以内。因此对所有经激光治疗的CNV眼,治疗后应定期随访视力和眼底情况,如有CNV复发可疑,应行FFA和ICG检查,进行再次治疗。
治疗黄斑部CNV需要在非常接近中心凹的部位用重的光凝治疗,因此不利作用的产生常是不可避免的。当CNV膜十分接近中心凹时,尽管仅对新生血管组织本身进行光凝,其凝固效应也可波及中心凹,造成中心视力受损。激光光凝引起的视网膜表面收缩,波及中心凹时也会损害中心视力。此外,激光光凝还可出现角膜损伤、晶状体浑浊、脉络膜缺血、视网膜血管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