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储备

一、知识储备

(一)刀工与原料成型工艺

原料经过不同的刀工后,形成多种多样的料形,既便于烹调又便于食用,常见的有块、片、丝、条、段、丁、末、丸、蓉、泥和球等。

1.块的刀工成型

块是较大的一种料形,一般原料都可加工成块状。块的成型经常使用直刀法中的切、剁、斩等。块多用于烧、焖、煨,较小的也可用于熘炒。块的大小既决定于所切条的宽窄、厚薄,也取决于不同的刀法。块的种类有象眼块、菱形块、正方块、长方块、骨牌块、劈柴块、斧头块、滚刀块等。

【实训要求】

各种块形的选择是根据烹调的需要以及原料的性质、特点来决定的。当块形较大时,也可在两面剞上些花刀,便于烹调入味。

2.片的刀工成型

片是烹调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料形。用的刀法有直刀法中的切,斜刀法中的批(片),平刀法中的批(片)、削。片的大小、厚薄要根据原料的品种、性质和烹调方法来确定。厚度0.1厘米的片称为薄片,0.3厘米以上的称为厚片。常用的片有菱形片、月牙片、柳叶片、夹刀片、指甲片、抹刀片、合页片、象眼片、磨刀片、长方片等。

【实训要求】

片状烹调原料不带骨骼,厚薄均匀,片形一致。

3.丝的刀工成型

丝是料形中较小的一种,是先将原料加工成片,再将片切成丝。料质韧而坚的原料可切得细一些,质地松软的原料切得稍粗些。丝的长度一般为5厘米。采用的刀法有直刀法中的各种切法、斜切法中的各种片法、平刀法中的各种片法。

【实训要求】

切丝的片要薄厚均匀,切丝时要切得长短一致、粗细均匀。要将切好的片码整齐,不要太厚,防止滑动;左手压料尽量紧些,不使料滑动;刀距尽量保持均匀,同时根据原料的性质来决定丝的纹路方向。

4.条的刀工成型

条的成型与丝相同,只是先切成的片较丝厚,再改刀切条时的刀距比丝大。一般条的宽厚为l厘米,长为4.5厘米。使用刀法有直刀法中的各种切法、斜刀法中的各种切法、平刀法中的各种切法。

【实训要求】

切条时根据原料的形状、大小决定条的种类,片的厚度要适当,下刀要准确。

5.段的刀工成型

段和条相似,段比条宽些、长些,由剁或切的刀法加工而成。

6.蓉泥的刀工成型

用刀背将动物性原料剁成如同泥一样的细碎状,要求细,如泥,无筋络。采用排剁的方法,先将选好的原料去掉筋皮,切碎,再用刀背砸成泥状,其间要将细小的筋络、膜等用刀抹刮除去。

【实训要求】

为增加黏性和口感效果,要在制蓉之前掺入猪肥膘肉,鸡蓉放30%的猪肥膘肉,鱼肉、虾等放30%~40%的猪肥膘肉。常见蓉泥品种有鱼蓉、鸡蓉、虾蓉,现在多采用粉碎机加工蓉泥。

7. 球、丸的刀工成型

球、丸大体相同,但又有区别。在制作上,球一般是将原料经刀工处理之后,再加热使之卷缩成为球状,如虾球、肾球等。植物性原料通过削、刮、旋等特殊刀法修整而成。

(二)刀法及其分类

中式烹调技艺中刀法类型多样,极富特色,其中切、片、剞三种刀法运用广泛,技术性强,工艺性高,被称为三大基本刀法。

1.刀法的概念

刀法就是将烹调原料加工成不同形状的技法。刀法有初加工刀法,如砍、劈等;有细加工刀法,如切、片等;有精加工刀法,如剞、雕、刻等。

2.刀法的种类

(1)直刀法。

直刀法是指刀面与砧板或原料接触面成直角的刀法。

①切。刀由上而下用力结合推拉等动作。切又分为以下几种:

a. 直切:又叫跳切。运刀方法为左手按稳原料,右手执刀,一刀一刀笔直切下去,运刀方向由上至下。

【实训要求】

操作时持刀要稳,原料数量适当,码放整齐,两手配合,协调一致,行刀有力稳健。

b. 推切。又叫推翻切。运刀方向由上至下,结合由里向外推的动作,着力点在刀的后端,一刀切到底;同时,刀顺势向外侧斜倾一下,切出的料既不连刀,而且排列十分整齐。

【实训要求】

持刀稳,原料按稳,两手协调,行刀稳健,收拉刀时要提起刀的后半部。

c. 拉切。运刀方向由上至下,同时结合由外向里拉的动作,着力点在刀的前端。操作要求:持刀稳,原料码放整齐,数量适当,推时要翘起刀刃的前半部。

d. 锯切。又叫推拉切。运刀方向由上至下,结合由里向外再由外向里的动作,一推一拉,像拉锯一样切下去。

【实训要求】

持刀稳,原料放整齐并按稳,推拉时均匀用力,不可使原料移动失散,下刀要轻盈稳健。

e. 铡切。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将刀刃贴近原料表面,用力由上至下进行,以刀刃的两端分别为支撑点,摆动刀身使刀刃切至原料;二是先将刀刃平放在原料表面,再用手掌拍击刀背,一次将原料切断。

【实训要求】

持刀有力稳健,运刀迅速果断,下刀位置准确。

f. 滚切。又称滚刀。滚切是在切的过程中同步滚动原料的行刀方法,用于加工圆柱形、圆形原料。

【实训要求】

持刀要稳,两手配合要协调,滚料的同时落刀,落刀部位要准确。

②斩。

也称剁,是上下垂直方向运刀并需多次重复行刀的刀法,一般分直斩、拍斩、刀背砸斩。斩需要在运刀时猛力向下。

a.直斩。又叫直剁。左手按住原料,右手将刀对准要斩的部位,垂直用力猛向下斩去。

【实训要求】

准而有力,一刀斩到底,斩出的料整齐美观,不能支离破碎。

b.排斩。左右各持一把刀,两刀之间隔一定距离,从左到右,再从右至左反复排斩,斩到一定程度时要翻动原料,直到将原料斩成细而均匀的泥蓉为止。

【实训要求】

两手握刀要灵活,用腕部的力量,刀起落有节奏,两刀不能互相碰撞,勤翻动原料,使之均匀细腻。

③砍。

又称劈。这是只有上下垂直方向运刀的刀法,在运刀时需猛力向下。

a.直砍。上下用力一刀一刀砍断原料。

【实训要求】

持刀要稳,用力要猛,落刀部位要精确。

b.跟刀砍。先将刀刃镶嵌在落刀的部位,然后将刀与原料一同提起,同时落下砍断原料。

【实训要求】

持刀有力,用力稳而快,可分数次砍,直至砍断为止。

(2)平刀法。

平刀法是指刀面与砧板表面呈平行状态(180°)的刀法。

①推刀片。左手按稳原料,右手执刀,刀而与砧板呈平行状态,用力方向由右向左、由里向外,推刀片入原料。此法用于加工质嫩或熟的原料。

【实训要求】

持刀稳,运刀的方向协调一致,片中结合推的动作。

②拉刀片。刀面与砧板表面呈平行状态,用力方向由右向左、由外向里,拉刀片原料。刀身随着腕力轻轻左右移动,使刀刃在原料中呈平面左右移动的状态,将原料片开。

【实训要求】

持刀稳,原料平放至稳,运刀方向一致,片中结合拉的动作。

③推拉片。是推刀片与拉刀片的结合。

【实训要求】

持刀要稳健,落刀部位要准确,推拉动作要协调一致,平刀片。刀面与砧板表面呈平行状态,刀刃直接由右向左片入原料,用于质嫩原料。

④滚料片。又称滚料批,是平刀片的变种手法,适用于圆柱形原料。左手按住原料表面,右手放平刀身,刀刃从原料右侧底部批进做平行移动,右手扶住原料向左滚动,边批边滚,直批成薄长条片。

【实训要求】

两手配合要协调,右手握刀推进速度与左手滚动原料的速度保持一致,否则会批断原料;刀身要放平,与砧板表面距离保持不变,否则厚薄不匀。

⑤抖刀片。刀面与砧板面呈平行状态,在运刀过程中加入上下抖动刀刃的动作,用于加工质嫩且软中带硬的原料。

【实训要求】

运刀过程中上下抖刀的幅度一致,运刀方向一致。

(3)斜刀法。

斜刀法是指刀面与砧板呈斜角(小于90°或大于90°)的运刀方法。此法又可分为正刀片、反刀片。

【实训要求】

持刀稳,料放平,落刀部位要准,两手配合协调,能控制刀的停顿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