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储备

一、知识储备

少油量烹调方法以煎、贴为代表。煎是用少量油润滑锅底,再用中小火加热原料使其成熟的方法,包括煎、贴、塌等。这种方法中的油脂不仅是传热介质,而且是调味和增加菜肴风味的物质,比较适合质地脆嫩或细嫩原料的烹调。

(一)煎法

煎是将原料改刀后用调味品腌渍,然后在锅内放入少量植物油烧热,最后将原料放入锅中直接加热成熟的一种烹调技法。代表菜品有桃仁虾饼、干煎鳕鱼、香煎藕饼等。

煎是用中小火把原料两面煎黄使其成熟的一种烹调方法。煎的原料单一,一般不加配料,原料多经过刀工处理成扁平状,煎前先把原料用调料浸渍一下,在煎制时不再调味,因此,煎的菜肴具有原汁原味、外脆里嫩的口感,同时煎的菜肴形态整齐,色泽以金黄色为多。

1.工艺流程

煎制工艺的一般流程如图3-16所示。

图3-16 煎制工艺流程

2.实训要求

(1)掌握好火候,不能用旺火煎,否则容易导致原料外表焦煳、内部不熟的现象发生。

(2)煎制时油量不宜过多,油量以不粘连锅底为好,中途可以根据情况适量加油,不使油过少。

(3)掌握好调味的方法,有的要在煎制前先把原料调好味;有的要在原料即将煎好时,趁热烹入调味品;有的要把原料煎熟装盘食用时蘸调味品吃。

(4)原料在煎制时要勤翻动,并且要使原料加热至两面金黄,色泽一致。

(二)贴法

贴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改刀后,用糊将其黏合在一起,下锅中只煎一面至原料成熟的烹调技法。代表菜品有锅贴鱼片、锅贴鸡、锅贴里脊等。

贴的菜肴制作比较精细,一般是先以薄片原料垫底,中间放上主料(可以切成片,也可剁成蓉),再盖上菜叶(青菜叶或油菜叶)或片料做成生坯,然后以少量油遍布锅底,放上生坯加热,煎制一面金黄、原料成熟即可。上桌时可以佐椒盐同食。成菜特点是一面酥脆,一面软嫩,并要改刀,配蘸料碟上桌。

1.工艺流程

贴制工艺的一般流程如图3-17所示。

图3-17 贴制工艺流程

2.实训要求

(1)选用无筋无骨质地细嫩、无异味的原料。贴的菜肴底层原料常用熟肥膘肉、猪网油、蛋皮、豆腐衣等,在底层原料的上面大多使用蓉泥状的动物性原料,如鸡蓉、鱼蓉、虾仁蓉、里脊蓉等。

(2)烹制时要用小火热油慢慢将原料煎熟,并且只煎一面。

(3)贴的原料在贴制前要事先用调味品腌渍,为了防止脱层,在底层原料上应撒上少量的干淀粉,并涂上蛋清糊以增加原料之间的黏合力。

(4)煎制时动作要轻。为了促进成熟,在煎制时可以淋入高汤或水后加盖,利用水分汽化促进成熟。

(三)塌法

塌是将原料改刀后挂蛋液,用油煎制两面金黄时,再加入汤汁及调味品,用小火收尽卤汁的一种烹调技法。代表菜品有锅塌豆腐、锅塌菜卷、锅塌白肉等。

塌菜一般多选用质地鲜嫩或软嫩的原料,如豆腐、鱼肉、鲜贝、猪肉等。原料在加热前先将其用调味品腌渍入味,然后将原料入锅双面煎黄,再淋入汤汁和调味品,最后要将汤汁收尽。塌法要将原料加工成扁平状,这样便于成熟。塌是一种水油合烹法,是煎的一种延伸。

1.工艺流程

塌制工艺的一般流程如图3-18所示。

图3-18 塌制工艺流程

2.实训要求

(1)塌菜的用油要少。因为有的菜肴要求成为一体,即片与片相连,如果油量太多,原料之间就会由于油的作用不能黏合在一起。油的用量以原料不粘锅底为好。

(2)塌菜不需要勾芡,菜肴不带卤汁,所以,在煎好原料后加汤要适中,并且要将汤汁收尽后再起锅装盘。

(3)塌菜不需要加酱油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