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知识与运用

四、拓展知识与运用

(一)拌制前的熟处理

原料拌制前的熟处理,对凉菜的风味特色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原料其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炸制后凉拌,菜肴具有滋润酥脆、醇香浓厚的特点,适用于猪肉、牛肉、鱼、虾、豆制品和根茎类蔬菜等原料。一般是在熟处理前加工,主要以条、片、块、段等形态为主。

(2)煮制后凉拌,菜肴有滋润细腻,鲜香醇厚的特点,适用于禽畜肉品及其内脏及笋类、鲜豆类等原料。一般经熟处理晾凉后加工,主要是条、片、丝、块、段等形态。

(3)焯水后凉拌,菜肴具有色泽鲜艳、细嫩爽口、清香味鲜或滋味浓厚的特点。适用于蔬菜类原料。有的是焯水前刀工处理,有的是焯水后刀工处理,主要以段为主。

(4)汆制后凉拌,菜肴具有色泽鲜明、嫩脆或柔嫩、香鲜醇厚的特点,适用于猪肚、猪腰、鱼虾、海参、鱿鱼等原料。不论任何汆制,都要根据原料的质地,达到嫩脆或柔嫩的质感。汆制后凉透,及时拌制。

(5)腌渍后凉拌,菜肴具有清脆入味,鲜香细嫩的特点,适用于大白菜、莴笋、萝卜、菜头、蕌头、蒜薹、嫩姜等蔬菜类原料。腌渍时,要掌握精盐与原料的比例,咸淡恰当,以清脆鲜香效果最佳,要沥干水分后调味拌制。

(二)冷菜厨房的实训基本要求

冷菜是各种宴席上不可缺少的菜肴,又是宴席的第一道菜,素有菜肴的“脸面”之称,在宴席中往往被人们称为“迎宾菜”。冷菜通常以第一道菜展示在餐桌上,由于具有选料广泛、色泽鲜艳、品种丰富、口味多样、造型优美等特点,使人在视觉和味觉上获得美的享受,顿时食欲大增。冷菜制作在厨房生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个成功的餐饮企业需要有好的冷菜师傅的加入。

从我国餐饮菜品来看,近些年冷菜制作的变化比较大,好的冷菜师傅也难找,特别是技术素质较高的师傅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客人关注冷菜是因为它是宴席的前奏曲或序曲,其质量关乎到宴席的整体水平和客人的认可程度。因为它不同于热菜需要加热,而是直接进入客人的视野供品尝,因此,对冷菜的要求也比较高。下面主要强调两点。

1.强化操作卫生

冷菜与热菜、面点所不同的是,它是食品安全风险很大的菜肴种类,在加工操作中的卫生要求特别高,预防此类高风险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措施包括生熟分开、保持清洁、控制温度、控制时间、严格消毒等。正因为安全卫生问题,整个厨房只有冷菜间专设“二次更衣室”。正如人们所说:“冷菜操作员是食品安全防范的重点岗位。”因为这里的食品都是即食食品,这就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戴工作帽外,在帽内最好还要戴一层薄网帽(罩),以防止头发的掉落。工作人员始终要保持双手的干净和及时戴口罩等。冷菜厨房应该处处都是整洁的,冷菜厨师应该全身都是清洁、干净的,这也是冷菜厨房工作人员应有的素质,以确保菜品食用安全可靠。

在冷菜厨房应严格遵守“五专”原则,即专人、专间、专用工具、专用消毒设施和专用冷藏设备。即: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冷菜加工制作;冷菜厨房有专间或专用场所,专门对冷菜食品进行加工,专间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冷菜专间内配备专用的刀、砧板、容器及其他工具;设有专用的消毒设施,专门对工具、容器、抹布等进行消毒;冷菜专间内有专用的冷藏冰箱。餐厅、厨房等非专间人员不得进入冷菜专间,这些都是最起码的卫生要求。

2.注意事项

(1)当天冷菜当天用,严禁滥用调味品。

① 冷菜不同于热菜,是直接进食的菜品,有些是生食凉拌不需要加热,因此冷菜厨房是餐饮企业食品卫生安全的前沿阵地。从菜肴制作上讲,当天冷菜应当天用完,不要放到第二天。即使当天有剩余,也要及时处理。

② 现在市场上各种调味品较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许多香精及化学调味品一旦放进冷菜中,就会带来异样的口感,甚至影响身体健康。许多厨师只一味地强调利用现成的、省事的调料,结果会产生“变味的感觉”,失去了原有的风格,这是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

(2)对冷菜点缀的看法。

近年来冷菜的点缀之风蔓延。适当地点缀固然重要,但许多饭店似乎已过了头。有的把有些生的不可以吃的原料当装饰品,如生的面团;有的还加进浓浓的色素,手工长时间处理的雕花萝卜等,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有的用陶土、泥人等不洁物品进行点缀装饰;有的咸味冷菜也模仿西方的餐盘点缀,用甜果汁(如蓝莓汁)作点缀(中国人与西方人爱蘸甜食的习惯不同,特别是北方人不爱吃甜味汁,许多厨师 “依样画葫芦”而不辨习俗);有的果汁淋在盘边乱糟糟的,不清爽,败人胃口;更有甚者,将雕刻品、装饰品做得很大,甚至超过菜肴本身,等等。这些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归根结底一句话,不能用上世纪的审美观接待21世纪的现代客人,因为现在的饮食强调的是绿色环保、原生态和健康、安全、雅致,这些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