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储备
气导热烹调法根据传热气态物质的不同,可分为热蒸汽传热和热空气传热两种方法。热蒸汽传热法包括蒸等方法;热空气传热法包括烤、熏等方法。
(一)蒸法
蒸是对蒸锅中的水进行加热,使其形成热蒸汽,在高温的作用下,使蒸笼中的蒸汽剧烈对流,把热量传递给原料,将原料加热成熟的一类烹调方法。
蒸是以蒸汽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在菜肴烹调中,蒸的使用比较普遍,它不仅用于烹制菜肴(蒸菜肴),而且还用于原料的初步加工和菜肴的保温回笼等。蒸制菜肴是将原料(生料或经初步加工的半制成品)装入盛器中,加好调味品和汤汁或清水(有的菜肴不需加汤汁或清水,而只加调味品)后上笼蒸制。
蒸制菜肴所用的火候,随原料的性质和烹调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只要蒸熟而不要蒸酥的菜,应使用旺火,在锅水沸滚时上笼速蒸,断生即可出笼,以保持鲜嫩;对某些经过细致加工的各种花色菜,则需用温火蒸制,以保持菜肴形状、色泽的整齐美观。因此,一般质地较嫩或较细致的加工要求保持造型的菜肴,大多采用蒸的方法。
1.工艺流程
蒸制工艺的一般流程如图3-19所示。

图3-19 蒸制工艺流程
2.蒸的分类
根据原料的不同质地和不同的烹调要求,蒸制菜肴必须使用不同的火候和不同的蒸法。
(1)旺火沸水速蒸。此法适用于蒸制质地较嫩的原料以及只要蒸熟不要蒸酥的菜肴,一般蒸制8~12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如清蒸鱼、蒸扣三丝、粉蒸肉片、蒸童子鸡、蒸乳鸽等。
(2)旺火沸水长时间蒸。此法适用于制作粉蒸肉、香酥鸭、大白蹄等菜肴。这类菜肴原料质地较老、形状大,又要求蒸得酥烂,有的要蒸一两个小时,有的要蒸三四个小时。
(3)中小火沸水慢蒸。适用于蒸制原料质地较嫩、要求保持原料鲜嫩的菜肴,如蒸蛋羹、蒸参汤等。
3.实训要求
蒸制菜肴要求严格,原料必须新鲜,气味必须纯正。蒸制菜肴对火候要求较高,过老、过生都不行。根据食品原料的不同,掌握大火、中火和小火的不同蒸法。
(二)烤法
烤是把食物原料腌渍或加工成半成品后,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调方法。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燥的热气烘烤下成熟的,表面水分蒸发,凝成一层脆皮,原料内部水分不能继续蒸发,因此成菜形状整齐,色泽光滑,外层干香、酥脆,里面鲜美、软嫩,是别有风味的美食。
烤制菜肴首先是将洗净的生料,用调味品腌渍或加工成半熟制品,然后再放入烤炉内,用柴、炭、煤、煤气和电等为燃料,利用辐射热能,把原料直接烤熟。
1.工艺流程
烤制工艺的一般流程如图3-20所示。

图3-20 烤制工艺流程
2.烤的分类
根据烤炉设备及操作方法的不同,烤可分为暗炉烤和明炉烤两种。
(1)暗炉烤。暗炉烤是使用封闭的炉子,烤时需要将原料挂在烤钩、烤叉或平放在烤盘内,再放进烤炉。一般烤生料时多用烤钩或烤叉,烤半熟或带卤汁的原料时多用烤盘。暗炉的特点是炉内可保持高温,使原料的四周均匀受热,容易烤透。烤菜的品种很多,如挂炉烤鸭、叉烧肉等。
(2)明炉烤。一般是敞口的缸、火炉或火盆。一种制法是用烤叉将原料叉好,在炉上反复烤制酥透;一种是在炉(盆)上置有铁架,烤时需要将原料用铁叉叉好,再搁在铁架上反复烤制,如烤羊肉、烤牛肉等。
3.实训要求
(1)烤前应将炉温升高。无论是明炉还是暗炉,在烤前都必须升高炉温,然后再装入原料。炉温的高低要视原料的性质、数量和炉的容积大小而定。原料多、烤炉容积大的,温度要高些,反之应低一些。
(2)烤的原料一般需要事先腌渍。由于烤炉的性质决定了烤时不易调味或不能调味,因此,在烤前必须将原料码好味,一般用料酒、酱油、精盐、洋葱等码味。
(3)在开始烤时,一般要使用大火,待原料紧缩、表面呈淡黄色时,再改用小火烤制。
(4)控制好原料的成熟度。在烤制过程中可用细铁钎或竹签在原料肉层较厚的部位扎一下,检验原料是否成熟。如流出的汁水呈鲜红色,说明原料尚未成熟;如果流出的是清汁,说明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汁水流出,则说明烤过头了。
(5)在原料的表面涂抹饴糖或其他调味品,必须涂抹均匀,然后挂置在通风处吹干表皮后再进行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