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知识与运用
(一)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工艺
1.大宗调理水产品
大宗调理水产品是以大宗水产鱼为原料,通过对水产品宰杀分割后,采用鱼肉贮藏保鲜、腥味脱除、熏制酱制等技术,以大宗水产鱼肉为主要原料的系列易加工食用的调理水产品,适应家庭、宾馆、餐饮服务业快速、方便、卫生和安全的需求。
2.鱼糜制品
鱼糜制品是以鲢鱼、草鱼等低值鱼为原料,通过将鱼肉绞碎、配料、擂溃加热等加工工艺制成生鱼糜,以增强鱼凝胶强度,改善鱼糜口感,解决鱼糜凝胶冷冻劣化问题,然后再做成鱼圆、鱼丸、鱼糕等系列制品,以适应家庭、宾馆、餐饮服务业快速、方便、卫生和安全的需求。
3.腌糟水产制品
是以大宗淡水鱼为原料,对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腌腊糟制工艺进行技术改造,针对目前腌渍鱼类食盐含量高不利于消费者健康、腌渍时间长等问题,采用快速腌渍技术、真空快速腌渍技术和复合增香后熟技术,开发适合我国消费习惯和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系列风味、具有传统特点的淡水鱼腌渍品。以适应家庭、宾馆、餐饮服务业的快速、方便、卫生和安全的需求。
4.风味休闲水产鱼制品
以大宗低值淡水鱼为原料,应用油炸和干燥技术、挤压膨化技术、成型技术,开发口感脆、口味好的鱼粒、鱼脯、脆香鱼片、鱼排等新型重组产品;以小虾小鱼为原料,通过调味、组合干燥和脆化技术,开发风味休闲系列口味脆虾产品。这些产品具有食用方便,口感好,适合旅游、休闲,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
(二)鱼类的剞花刀技艺
我国传统的烹鱼技法精湛,为了便于鱼的成熟或区别于不同的烹调方法,在鱼的身躯上剞上不同形式的花刀,这不仅增加了菜品的美观,而且使菜品的形式多样化,丰富了烹调技艺。
1.斜十字花刀
根据刀纹之间距离的大小,可把斜十字形花刀分成一指刀(刀纹大约一指宽)、半指刀(刀纹大约半指宽)两种。操作方法:在鱼的两侧由头至尾剞上斜一字排列的刀纹,要求刀距、刀纹深浅一致,均匀,不可割穿鱼腹。此花刀一般用于红烧和干烧。
2.柳叶花刀
在鱼的两侧剞上宽窄一致的类似叶脉的刀纹即可。此花刀一般用于汆汤和清蒸一类的烹调方法。加工要求同斜十字形花刀。
3.波浪花刀
用刀尖在鱼体两侧直剞象征波浪的曲线,共三层,深约1/3,比较适合较薄的鱼,如白鱼等,多用于蒸。
4.兰花形花刀
在鱼的两侧均匀地剞上兰花图形,每侧剞7~9个兰花形。这种花刀多用于叉烧。
5.交叉十字形花刀
在鱼的两侧均匀地剞上交叉形十字刀纹,可根据鱼的大小来决定刀纹的密集与多少。这种花刀成型后多用于红烧和干烧。
6.牡丹花刀
将鱼两侧均斜刀剞上深至鱼骨的刀纹,然后将刀平片进鱼肉2厘米,将肉片翻起,再在每片肉上剞上一刀。一般在鱼每侧剞7~9刀,加热后就呈牡丹花瓣的形态。这种花刀一般用于鲤鱼、黄鱼等的成型。成型后适应于糖醋一类炸制的烹调方法。要求鱼的重量为1000克左右,两边所剞刀纹相对称。
7.瓦楞花刀
在鱼体两侧直剞,横向深至椎肋,再平剞进2~2.5厘米,使鱼肉翻起呈瓦楞排列状,此法适用于体轴长窄、肌壁较薄的鱼,如黄鱼、鲈鱼等,多用于熘。
8.菱格花刀
在鱼体两侧直剞交叉十字刀纹,呈菱格图案,深约1/2,刀距2厘米。适用于炸、烤,如脆皮鳜鱼、网烤鲤鱼等。需要注意的是,剞菱格花刀的原料一般需拍粉、挂糊或上浆,否则表皮易脱落。
(三)根据鱼的新鲜程度确定烹调方法
鱼按其新鲜程度可分为新鲜、次新鲜、不太新鲜。新鲜的鱼,可用于氽汤、清蒸,烹制出的菜肴可体现鱼肉质鲜嫩的特点;也可以用于软炸、炒、烩、干煎等。次新鲜的鱼,干烧、红烧、红焖为宜。不太新鲜的鱼,宜采用糖醋、焦炸等方法,通过作料来消除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