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储备
水产品在菜肴的制作中,体形较大的鱼必须经过分割加工后烹调。通常1千克以下的鱼无须分割加工,切成小块即可。只要有分档使用价值的,即使小鱼也可分割,如黄鳝的背、腹、尾等。经分割分档使用,能充分体现各部位的特点,体现菜品的食用效果和经济价值。
(一)水产品的出肉加工
主要是一般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的出肉加工。所谓一般鱼类,是指常用烹制菜肴的鱼类。用来出肉的鱼,一般选择肉厚、刺少的鱼,如鳜鱼、扁口鱼、黄花鱼、鲤鱼等。
1.棱形鱼类的出肉工艺流程
棱形鱼类,指鱼体外形像织梭形状的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鲤鱼、鳜鱼等。此类鱼具有肉厚、刺少的特点。以鳜鱼的加工工艺流程为例。
(1)用刀顺着鱼脊骨把上下两面的鱼背切开,再用刀从头部斜着切一个切口。
(2)先从头部起,用刀沿着鱼脊骨向后剔,把背部的肉剔出来。接着,顺着腹骨向后剔。剔时,要注意使鱼肉和腹骨分离,仔细地把上面的鱼片剔下来。再把鱼翻过来,按同样的方法把下面的鱼片也剔下来。
(3)择除鱼片上的小刺。用刀在尾部鱼肉上切一个切口,一只手拉着鱼尾,另一只手用刀把鱼皮剥掉,然后择除鱼片上的刺。
2. 扁形鱼类的出肉加工工艺流程
扁形鱼类有比目鱼、银鲳鱼等,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1)刮除鱼鳞,用水清洗干净,用刀切开鱼的周边,并在鱼的腹背中间纵向切开一个切口。用刀从中间向外,把鱼的一面剔出再片鱼肉。剔鱼片时,注意不要碰伤鱼的内脏。
(2)把鱼身翻转,按上述方法把另一面也剔出两片鱼肉,然后清除鱼片上的鱼刺,这样就把一条鱼剔成4片鱼肉和一个脊骨。
(3)用刀在鱼尾上切一个口,一只手拉着鱼尾方向的鱼皮,用刀从鱼尾方向把鱼皮剥掉。
3. 长形鱼类的出肉加工工艺
长形鱼类多指呈长圆柱体形的鱼,如海鳗、河鳗、鳝鱼等。此类鱼脊骨多为三棱形。海鳗的出肉一般采用生出的方法。鳝鱼的出肉方法有生出肉和熟出肉两种。生出肉,一般选用大鳝鱼,其操作过程是:将鳝鱼用剪刀沿其颈口处腹部插入,用力向尾部剖划至尾部,去内脏洗净,用布抹去黏液,将鳝鱼头朝外,侧身放在砧板上,用刀沿腹内三棱骨的一面从颈口批至尾部,然后左手拿起鱼头,用刀沿另一面铲至鱼尾,取出鳝鱼骨即可。熟出肉的操作方法是先“烫杀”后“划鳝”,一般选用“笔杆青”中小鳝鱼。“划鳝”是将鳝鱼头朝左,腹朝里,侧放在砧板上,左手握住鱼头,用小刀或扁形竹扦条从左到右沿腹部边线划下腹部肉,再将鳝鱼翻一面,以同样方法划下背肉即可。鳝鱼的头骨可用来制作鲜汤。
4. 虾的出肉加工工艺
虾有咸水虾和淡水虾两大类。咸水虾如明虾、竹节虾等,其形状大,出肉加工方法一般采用剥的方法,即将虾头去掉(另作他用),再将虾壳剥下,虾尾留否应根据菜肴要求来定,如制作脆皮大虾时应留尾壳,制作凤尾大虾应留尾壳及靠近尾部的2~3节壳。淡水虾一般体形小,不易剥,而采用挤的方法。其操作手法是用左手捏住虾头,右手拉下虾尾壳,再用力往前一挤虾肉即从脊背处挤出。
淡水河虾在四五月中旬有虾子及虾脑,在出肉加工时应物尽其用。取虾子的方法是:将虾放在清水中漂洗,去掉杂物,取出虾子,再上笼蒸或炒熟透后弄散备用。虾脑可取出用来代替天然色素,制作菜肴时可用。另外,也有根据菜肴的制作要求,将虾煮熟后再剥出虾肉,如制作龙虾色拉等。
5. 蟹的出肉加工工艺
蟹的出肉加工亦称“剔蟹肉”。其方法是将蟹蒸熟或煮熟后,按部位出蟹肉和蟹黄。
(1)出腿肉。将蟹腿取下,剪去一头,用擀面杖向剪开的方向滚压,挤出腿肉。
(2)出螯肉。将蟹螯掰下,用刀拍碎螯壳后取出整肉。
(3)出蟹黄。先剥去蟹脐,挖出小黄,再掀下蟹盖用竹扦剔出蟹黄。
(4)出身肉。将掀下蟹盖的蟹身肉,用竹扦剔出,也可将蟹身片开用竹扦剔出蟹肉。
6. 贝壳类的出肉加工工艺
贝壳类动物有海螺、鲍鱼、文蛤、青蛤、贻贝、毛蚶、竹蛏、牡蛎等。其出肉加工方法一般有生出肉和熟出肉两种。
海螺的生出肉:将海螺壳砸破,取出肉,摘去螺黄,取下厣(yān),加食盐、醋搓去螺肉黏液,洗净黑膜。熟出肉方法是:将海螺洗净后,放入冷水锅内煮至螺肉离壳,用竹扦将螺肉连黄挑出洗净。
贻贝、毛蚶、竹蛏、牡蛎、文蛤、青蛤等原料其加工方法也分生出肉和熟出肉两种。生出肉一般用刀将肉直接从壳中取下,洗净即可。熟出肉一般放入冷水锅中煮熟后将肉取下。
鲜鲍鱼一般用生出肉。即用刀刃紧贴壳里层,将肉与壳分离,然后去除鲍鱼肠沙,刷去黑衣即可。
总的来说,用生出肉法进行加工的原料,质地较鲜,一般用于爆、氽、蒸等。熟出肉的原料,色泽较差,一般用于红烧及其他用途。
(二)鱼的分档
鱼的分解加工,主要根据鱼的不同特点进行,主要目的是提高食用效果,便于不同菜品的制作。正确地分割与剔骨,可以提高鱼的使用率和出肉率。鱼的分档一般多用于棱形鱼类。
1. 头、尾部分
(1)头。一般肉少骨多,宜红烧。但鳙鱼头肉多且肥,宜用来炖、烧汤,如拆烩鱼头、鱼头豆腐汤等。也有将鱼头用来糟、醉。
(2)尾。尾肉鲜嫩肥美,宜红烧。青鱼尾巴肥美,可制作名菜红烧划水。
2. 鱼肉部分
(1)中段。肉层厚,刺骨少,质地适中,宜加工成片、丝等,可用来炒、氽、烩等。
(2)肚档。肉质肥嫩,宜用于烧。
(三)整鱼出骨
整鱼出骨必须在不破坏整鱼外观形象的情况下进行,将鱼体内的主要骨骼及内脏通过某处刀口、部位取出。适合整鱼出骨的鱼有鳜鱼、鲤鱼、鲈鱼、刀鱼等,出骨的鱼类不宜太小,前三种鱼以500克/条以上为宜,刀鱼以250克/条为宜。出骨的主要方法有开口式出骨和不开口式出骨两种。
1. 开口式整鱼出骨
以鳜鱼为例。一般为先出脊椎骨,后出胸肋骨,具体步骤是:
(1)出脊椎骨。将鱼头朝外,腹向左放在砧板上。左手按住鱼腹,右手持刀,沿鱼背鳍紧贴的脊骨处横片进去,从鳃后直到后部划开一条长刀口,用左手按紧鱼身,使刀口张开,刀继续紧贴脊椎骨向里片,直至片过脊椎骨。
(2)出胸肋骨。刀片过脊椎骨后继续沿肋骨的斜面向前推进,使肋骨与肉分离。最后,在靠近鱼头、鱼尾处用剪刀剪断脊椎骨取出鱼骨,然后再将鱼身肉合起,保持鱼的完整形状。
2. 不开口式整鱼出骨
整鱼出骨时需用一把长20厘米、宽2厘米、两侧刀刃锋利的剑形刀具。其方法是(以鳜鱼为例):取鳜鱼一尾洗净后,从鳃部把内脏取出,擦干水分,放在砧板上,掀起鳃盖,把脊骨斩断,在鱼尾处鱼身一面斩断尾骨;然后将鱼头向里,尾朝外,左手按住鱼身,右手持刀将鳃盖掀起,沿脊骨的斜面推进;平片腹部,先出腹部一面肉,再出脊背部位肉,这样可使腹部刺不断;然后,翻转鱼身,以同样方法出另一面肉;把脊骨连肋骨一起抽出,洗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