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绣研究》简介
《顾绣研究》这本书是由.朱桓夫主编创作的,《顾绣研究》共有265章节
1
前 言
朱恒夫 一个民族为何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回答起来却很不容易。而不弄懂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人们传承的积极性。 一部人类发展史,本质上就是...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顾绣历史 顾绣考 一、顾绣之起源 二、顾绣之传布 三、顾绣之技能 四、现存顾绣之名作 论明清文人笔下的顾绣 上海顾绣述论 一、兴衰三百年 二、盛...
3
顾绣历史
...
4
顾绣考
徐蔚南...
5
一、顾绣之起源
今天下称刺绣为“顾绣”者,以明代上海顾氏刺绣之名震溢海内故也。上海顾氏以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顾名世而始著称。名世曾筑园于今九亩地露香园路,穿池得一石,...
6
二、顾绣之传布
顾名世次孙寿潜善画,其师董其昌尝称赏之。其妇武陵韩希孟工画花卉,所绣亦为世所珍,称为“韩媛绣”。尝摹临宋元名迹,绣作方册,覃精运巧,寝寐经营,盖已穷数年之心力。...
7
三、顾绣之技能
露香园顾绣,据称得之内院。其擘丝细过于发,而针如毫,配色则亦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夺天工,而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而顾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
8
四、现存顾绣之名作
露香园真迹,据《存素堂丝绣录》,则今犹有存者。兹特备录如左: 1.《顾韩希孟花鸟册》 素缎地,绣折枝花册页,八开,原题“武陵韩氏女红”。每开高八寸,广七寸五分。...
9
论明清文人笔下的顾绣
朱恒夫 摘 要:明清文献中有关顾绣的记载,对研究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顾绣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些记载介绍了顾绣的制作过程、独特技艺、...
10
上海顾绣述论
陆 菁 摘 要:顾绣据说发端于明中后期上海文人顾名世长子之妾缪氏,传至名世孙媳韩希孟得到进一步发展,至名世曾孙女顾兰玉时走向民间,风靡一时。乾嘉年间顾绣在艺术上...
11
一、兴衰三百年
在苏、湘、广、蜀等诸多绣种中,顾绣是唯一以创始人家族姓氏而得名的。“顾”,指顾名世家族。顾名世,上海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曾官至尚宝司丞,在朝廷掌...
12
二、盛衰的原因
明中叶,社会经济繁荣,中国江南一带成为棉纺织业、丝织业重心地区。江苏松江(包括上海、华亭、青浦)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城市。《天工开物》有“织造尚松江,染色...
13
三、顾绣的艺术特点
顾绣继承了唐宋刺绣优秀传统,并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
14
(一)半绣半绘,绣绘结合
顾绣以宋元名迹为蓝本,山水、花鸟、虫鱼、禽兽、人物题材皆备。在绣法上,其独具匠心,大胆采用半绣半绘、绣绘结合的方法,力达画之神韵。如《群仙祝寿图》,人物所穿的锦...
15
(二)针法丰富,随物而变
从顾绣留世作品看,常用的针法有切针(针与针相连而不相接,好像根虚线)、接针(以短针刺绣线条,头尾相接连续进行)、滚针(第二针在第一针之中紧逼其线而藏针于线下,第...
16
(三)善于配色,中间色线
据《纂组英华》载:“明绣所用之种种色线,率有为宋绣所未先见之正色外之中间色线。”顾绣在绣法上为了追求画稿原作的效果,多用中间色线来体现景物色泽老嫩、深浅、浓淡之...
17
(四)丝细如发,落针匀密
顾绣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绣品无针痕缕迹。当时最细已可劈到一根丝线的1/32。 上表说明了三种劈丝情况。现在松江工艺品厂已能把一股24丝劈到1/48。此外所用...
18
(五)取材多奇,不拘于法
顾绣除用色品多样的丝线外,还采用片金、捻金、逻罗斗鸡尾毛和头发等。《纂组英华》序文云:“顾绣用料之奇,不仅用发……其所用逻罗斗鸡尾毛,薄切金等,亦为顾绣之特点。...
19
(六)墨书加绣,字顺笔势
按笔画的顿挫横竖、依次行针,是顾绣特色之一,也是其真假辨伪的重要依据。江苏省博物馆藏顾绣《董书大屏条》附有张謇跋,备述沈寿(清末著名的刺绣艺术家)替他辨绣一事。...
20
四、顾绣在中国刺绣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明代民间顾绣,能在中国刺绣史上占重要地位,是因它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功。 顾绣受当时画坛“云间派”的影响,以摹绣古今名人书画为能事,绣品已不同于民间一般“著以...
21
漫话顾绣
毕 爽 摘 要:中国刺绣历史悠久,其中顾绣为江南刺绣的代表。顾绣起源于明代中晚期松江顾名世家。顾氏女眷极具文化修养,对顾绣发展影响较大的有缪氏、韩希孟、顾兰玉等...
22
一、中国古代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资料显示,最早的刺绣痕迹出现在西周时期。而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刺绣品亦能证实,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刺绣历史...
23
二、顾绣的起源与顾氏女红
顾绣似不如四大名绣有名,但它却在中国享誉400多年。它是江南刺绣技艺的代表,并对后世的苏绣产生极大的影响。 顾绣起源于明代中晚期,因形成于松江(今上海)名士顾名...
24
三、顾绣的艺术特色
顾绣之所以深得人们喜爱,流传至今,主要是有其艺术特色。 其一,选稿严格。以韩希孟为例,其作品大多取法宋元。宋元绘画对明代松江文人画派的影响极为深远,而顾寿潜又是...
25
四、顾绣的商品化道路
顾家早期生活优越,不必为生活操劳,家中女眷以刺绣自娱或馈赠亲友,而不以盈利为目的。然而,顾名世之后,子孙科考几番失意,未入仕途,却又过惯了“服食起居必多方选胜”...
26
五、旅顺博物馆藏顾绣作品
旅顺博物馆藏有一套顾绣四季花鸟图轴,共4幅。画心纵152厘米、横48.7厘米,白色绢地,均为清代作品。 第一图轴(图1)《喜鹊登枝》,上题七言诗句:“圣泽遥沾鳷...
27
程馟《顾绣》的文献价值
徐 勤 摘 要:程馟《顾绣》能为万历、崇祯时期顾绣的考证研究提供补证,既是对相关文献的补充,也是传世作品鉴定的支持;同时它还为万历—崇祯顾绣的解释研究提供思路,...
28
一、为万历—崇祯顾绣的考证研究提供补证
对以缪氏为代表的万历—崇祯顾绣特征的推断,目前已有不少文献,但成文于明末缪氏顾绣同期的不仅数量极少,且因某些特定限制,不确定因素仍多。程馟《顾绣》则为顾绣这一时...
29
二、为万历—崇祯顾绣的解释研究提供思路
程馟《顾绣》所记,不仅自身具有信息贡献,同时多角度激活了万历—崇祯顾绣研究中原本静默的信息元。 1.顾氏家族女眷工作模式探 程馟《顾绣》所记绣囊人物绣,与《竹石...
30
三、结论
与明末顾绣发展同期成文的文献,因其逼近事件原发时间,应有理由获得特别的珍视。如果这些文献合并作者直接与顾绣发端期作者、作品、鼎力支持者有直接接触,抑或它们与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