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评鉴与推动
2025年09月26日
一、名士评鉴与推动
明代松江,往来顾家者多名士,谈及顾绣常以诗歌吟唱赞叹,使得顾绣声名鹊起。文人墨客,每以顾绣为针黹表率,诗歌传写,赞誉不绝。《顾绣考》中记录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顾绣的追捧:“又以骚人墨客,每谈针黹,辄及顾绣,诗歌传写,视若典实;于是顾绣之称,将与刺绣长存于天地间矣。”[4]
顾绣始于顾汇海妾缪氏。顾汇海之一票嗜艺好友对缪氏刺绣一见倾心,视为奇货,如得之则珍爱不已。其所绣佛像被奉为经典,现已无实物流传,仅有诗作记载:“发眉老少各不同,笑语欢然并超乎……青莲花下揭灵旗,微风过处欲飘举。”[5]而韩希孟之夫为江南名儒顾寿潜,与江南文人画家渊源很深,曾拜董其昌为师。董其昌是松江画派的灵魂人物,追求古韵高雅的绘画意境,画作清疏雅致而富有江南的诗韵味道,影响到韩希孟的审美理念。顾寿潜、韩希孟夫妻常共同揣摩绣和画的原理,使其融为一体,才达到令观者无不惊叹的境地。
文人士大夫们对露香园顾绣的赞美不绝于耳。董其昌在其为韩希孟所作跋中,称韩希孟的作品甚至超越黄筌父子写生,所绣的花鸟草虫堪称典范,难以置信其为手工所作,感慨“技至此乎”,似乎“非人力也”,其成就“精工遂使同侪不能望见颜色”。[6]陈子龙也曾为其作品题跋:“……若韩媛花鸟草虫,生气回动,五色烂发”,并称其为“天孙织锦手”。[7]清代学士郭棻亦在韩希孟花鸟绣作品上题字,赞其绣牡丹精美绝伦,绣萱花惟妙惟肖。晚清文人朱启钤曾在其《存素堂丝绣录》中感叹:“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别有会心。”[8]当时名重一时的松江文化名士陈继儒,亦是韩希孟刺绣的酷爱和收藏者。受到这样的褒奖,韩希孟在江南一带的文人士大夫和上层社会中的知名度日渐上升,从而也渐渐确立了顾绣的艺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