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产业化因素

(五)产业化因素

顾绣,虽然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在中国的传统刺绣里,发展和知名度都不如苏绣、蜀绣等中国四大名绣。虽然目前也有民间的私人组织和私人收藏家开始收藏和研究顾绣,但是这也只是起步。顾绣在近年来已有机构和个人开始对其进行产业化运作,针对其精致、典雅以及耗时大的特点,引导其发展成奢侈品类,并结合日用的包类、女装旗袍类予以开发,但是产业化的难度较大;绒绣艺术,由于有较早的一批专家开办工厂,其产业化运作的时间长一些,因而产业化运作相对好一些。依据其浓厚、绚丽的色彩特征,人们已逐渐引导其发展成为中高端的日用品,如生活中常用的抱枕、靠垫、鞋类等。

松江顾绣和海派绒绣作为上海非常典型的两大工艺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由于历史、工艺、文化等因素发展情况略不相同,但都凝聚着海派文化的内涵,是上海市工艺美术的瑰宝。笔者希望通过对二者的对比研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保护的层面,而是更多地找出其发展差异的根源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更好地发扬上海的本土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