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以姓命名,女性自立
2025年09月26日
(二)文化价值:以姓命名,女性自立
顾氏家族的女眷对顾绣的发展贡献甚大,有几位甚至堪为顾绣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
《无声诗史》称:“顾汇海妾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袭之。”《(嘉庆)上海县志》采此,谓之“识顾绣之始”。这时的顾绣称“露香园绣”,是与露香园的“嘉桃”“糟蔬”齐名的日用品,原为私用之物,因技艺超群而为客传扬。
顾名世“次孙寿潜善画,妻武陵韩希孟工画花卉,所绣亦为世所珍,称为韩媛绣”。闺阁才女韩希孟进入顾家后,刻苦钻研,以诗人寻章摘句和佛教徒礼佛的虔诚,将顾绣发展为巧夺天工的技艺。这不同于以往为了实用或消遣的日常刺绣行为,而是典型的文人雅士之举。才女与传统女红的结合,鼓舞了当时华亭士大夫代为传扬的热情,其对顾绣向艺术珍品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顾绣又称“韩媛绣”,该命名也凸显了世人对韩氏的认可。
顾名世的曾孙女张来妻顾氏,“二十四而夫亡,守节抚孤,家贫以针黹营食,号‘露香园顾绣’,年七十而卒。三十年教授传扬,‘顾绣’之名乃天下大噪”[3]。虽然囿于经济原因不得不将刺绣作为营生,但她同样也使顾绣技艺广泛传播,使顾绣走向了普通大众,使顾绣的发展进入新一阶段。
中国古代女子向来名不出闺闼,而顾氏女眷竟能以一技之长得到广为称颂,这既说明了顾绣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也彰显了女性自立自强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