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至善至美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传播和推广面临着竞争,承受着压力,但同时也充满机遇。成千上万的非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巧的手工技艺、精彩的表演无不震撼人们的心灵,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在快手APP中,“萧占行面塑”就拥有110万名“粉丝”,他的短视频内容多以“真正的艺术”“真正的国粹”作为题目发布,展现面塑的全过程,实现了非遗“云传承”。又如抖音APP上拥有122万名“粉丝”的非遗油纸伞传承人余万伦,2018年开设了“油纸伞大师(奇人匠心)”的抖音号,目前已发布了160多段抖音视频。数以百万的人在这里认识他,了解了这门96道工序、糊12层纸、穿3 000针的古法制伞工艺,原本少人问津的油纸伞如今已是一伞难求、订单火爆。我们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不难发现,真正的匠人、真正的传承才能够感动人,才能得到价值认同,才能够得到市场的拥抱。
传承人不仅要继承工艺,更要充分地了解所从事的技艺的历史,包括这门技艺发展演变的过程、历代代表性人物的经验,甚至所衍生出的其他艺术的经验。传承人对自己的技艺有完整的认识,传承才有一个坚实的根基,创造出来的作品才可能是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精湛艺术。传承人在非遗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但旨在精益求精,而不能为了表现个性刻意求新、求变。
被称为“紫砂泰斗”的顾景舟,搜集、整理、研究了紫砂古籍资料,不仅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还认真学习现代美学、艺术学,深入研究与紫砂行业相关的陶瓷工艺,发掘、研究了宜兴地区的古窑址,甚至学习化学,用以分析紫砂土原料。纵观顾景舟从艺生涯,虽然作品无数,但绝少新异之作,这并非其创新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秉承着一种古老的文化理念,即技艺上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至美。
再举个国外的例子,具有1 500年历史的韩国Hansanmosi(Ramie fabric)作为环保衣料,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被认定为世界共同守护的人类文化。传承人方莲玉从小学还没毕业开始,60年坚守传统技艺,成了世界公认的匠人。她说:为了保持湿度,除用加湿器以外一直都用传统的方式;制作的时候不能有杂念,集中力和毅力最重要,长久地忍耐总有一天会有结果。从这简短的一番话里,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继承与发展,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什么是匠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