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资料显示,最早的刺绣痕迹出现在西周时期。而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刺绣品亦能证实,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刺绣历史上第一个全盛时期。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日兴,刺绣技艺逐渐应用于宗教用品。至唐宋时期,刺绣艺术再登高峰,刺绣技术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进入生活用品与观赏性艺术品共同发展的新时期。唐代刺绣不仅用于日常服饰,而且大量用于宗教供奉,刺绣菩萨和经文是极具特色的刺绣品;宋代绘画艺术空前繁荣,为刺绣提供了良好的临摹素材,模仿花鸟画等题材的“画绣”应运而生,开创了刺绣史的新时代。元代统治者更钟爱金丝织物,所以刺绣较之前代有所逊色,所绣人物花鸟,在细小部位不再运针刺绣,而是以笔墨描绘。明清之际,刺绣更为普及,形成“官民同兴”之势。明代宫廷内专设“绣作”,以满足皇家对刺绣品的需求;民间刺绣则形成南、北各成一派的局面,南方凸显细腻,北方更见豪放。清代不仅有宫廷专设的“绣作”及江南三织造,各地方还有刺绣作坊,制作商品绣件,同时出现了新的具有地方风格的刺绣流派,如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