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丝线的传统染色工艺——以红花染为研究中心
2025年09月26日
刺绣丝线的传统染色工艺——以红花染为研究中心
邵 旻
摘 要: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丝线染色工艺,在百余年的化学染色的冲击下,正在经历无法弥补的断崖式沉没。那些细腻美妙的色彩,只能停留于文献的字里行间,令人无法窥视其原貌。本文以红花染为例,总结传统丝线染色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阐述红花染制红色丝线的主要步骤,呈现红花染丝线的实践总结。
关键词:丝线;传统染色;红花染
在威廉·亨利·珀金(Sir William Henry Perkin)与奥古斯特·威廉·霍夫曼(August Wilhelm Hofmann)于1856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款化学染料“苯胺紫”之前,全世界所有的色彩,包括中国传统染织用色彩,全部取自天然。此后一百六十余年间,神奇的化学染色技术凭借工艺便捷、价格低廉、养护简单的优势,颠覆性地替代了传承数千年的天然染色技艺。另一方面,古代纺织品文物即使得以妥善保存,色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环境的变迁发生严重褪色,而使传统染织色彩无法以原始的、直观的、视觉的方式留存。失去了代代相传的传统染色工艺,天然色彩正在经历无法弥补的断崖式沉没,那些细腻美妙的色彩只能停留于文献的字里行间,令人无法窥视其原貌。
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境遇同样如此。在刺绣艺术欣赏的形、色、质三大要素之中,传统丝线染色已完全被化学方式所替代,色彩不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丝线染色工艺的研究较刺绣技艺研究更为紧迫,而本文的研究也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