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精品与衍生产品的联动生产
在生产性保护的背景下,顾绣的传承应该采取艺术品与衍生品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保留顾绣的传统工艺及艺术品位,另一方面仍需要吸引新兴市场的流量,即开发一些喜闻乐见的顾绣衍生品,将顾绣推入大众的视线,让这项传统文化具有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传统并不完全是静态的,因为它必然要从上一时代继承文化遗产的每一新生代加以再创造,在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中时,传统甚至不会抗拒变迁,这种环境几乎没有将时间和空间分离开来的标志,通过这些标志,变迁具有了任何一种富有意义的形式。”[6]所以,顾绣既应该有艺术精品也应该有大众消费品,面对不同的群体要满足不同的需要。
“非遗艺术品”指的是按照传统工艺,用高品质的原料,通过精湛的技法,融入传统精神内涵,具有较高文化附加值的手工艺品。对于顾绣而言,由传承人亲自按照传统工艺及其流程,耗费大量时间制作而成的作品可视为艺术精品,其受众可以是各类博物馆、艺术品藏家等,目标市场小众化;而顾绣衍生品则通过引入创意设计和现代生产技术,赋予顾绣新的形态和业态,从而满足当代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非遗衍生品要在保留传统手工技艺文化韵味的基础上,创造出契合当代生活的新品,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再设计。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生活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进行功能上的改造与突破,拓宽应用范围和使用环境。坚持传统手工技艺的生活功能和生活情趣是衍生品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传统工艺要融合民众现代生活,并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如将木雕工艺融入新中式建筑装修、灯彩工艺融入现代照明灯具、竹编工艺融入现代居家环境装饰等。传统扬州漆艺就很典型,其在物质形态上由早期单纯的漆器制作,发展到了今天的漆画、漆立体、漆空间等物质形态。不仅如此,经过功能的创新,人们还设计出用漆艺表现的手机、凉鞋、首饰、餐具等产品,使之进入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再比如传统的杭州油纸伞手工技艺,其经过跨界设计而变成纸椅。这种纸椅利用糊伞的工艺,用做伞的皮纸为材料,最终形成特有的自然而前卫的气质。油纸伞手工技艺从传统的油纸伞,发展到灯具、收纳容器和纸椅,更新了人们对工艺的认识,也拓展了工艺的适用范围。传统手工艺完全可以通过理念创新和文化创意,设计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工艺产品,从而融入社会的发展。
顾绣的衍生产品设计也需要遵循上述原则,将顾绣的应用场景从艺术的鉴赏品向生活的实用品过渡。其还需要融入上海的旅游消费文化,成为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文化商品。这是解决生产性保护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