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顾绣和海派绒绣的对比探析

上海松江顾绣和海派绒绣的对比探析

夏寸草

摘 要:顾绣的最大特征是“半画半绣,画绣结合”;海派绒绣的特点是色彩浓郁,质感厚重,立体感强,而且不反光。在艺术特征上,两者起源、用材和耗时性、题材、艺术效果、艺术性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差异产生原因包括各自的民艺属性、耗时性、实用因素、传承因素、产业化市场运作等方面。

关键词:松江顾绣;海派绒绣;海派文化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古代称“黹”“针黹”,即按照设计的花样,用绣针穿引彩线(丝线、绒线、棉线),在织物(丝绸、布帛)上运用针缀,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因此,刺绣是一种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006年,顾绣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顾绣从形成到如今,经历了孕育、发展、成熟、衰落、再续发展等多个历史阶段,无时无刻不在上海这片人文环境中描写自己生命的历史。由于坚守着江南的地域属性和文化属性,400年来它始终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发展,成为一种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民间艺术。而同属于上海的海派绒绣,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派绒绣是从国外传来又融入民族文化的刺绣,经过几百年几代人的改良,成为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种,是海派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顾绣和绒绣,同为我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海派文化的人文精神,也是海派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