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农耕文化的再现
2025年10月13日
(一)它是农耕文化的再现
古越人是我国最早耕作水稻的民族,三江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所以侗族刺绣纹样的产生与农耕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比如,侗族刺绣底布的出现必须待到种植业充分发展,才能进行棉花的种、纺、织,制造棉布。另外,如果侗族妇女没有参加社会劳动,也不可能会发现蓝靛草可以染布的神奇特性,也就没有刺绣纹样中精美生动的花草鸟兽。侗族服饰纹样丰富,却没有等级之分,只有老少之别、区域之异,这同样与农耕经济有关。长期的原始农耕经济使人们形成了平等共处的思想观念,侗族刺绣纹样成为反映历史的一个侧面。侗族刺绣纹样中植物纹样更是耕种植物的反映,谷粒纹、桂花纹、梅花纹、浮萍花纹等都与农耕经济息息相关。侗族服饰中较少有反映狩猎经济的动物纹样,而动物纹样如鱼骨纹、虾纹、龙纹、田螺纹等也与农耕有关,它们离不开稻耕文化主题。此外,侗族刺绣品上大量的几何纹样,如三角纹、菱形纹、八角纹、方格纹、齿形纹、螺旋纹、圆圈纹、点纹等,也涉及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的生产劳动在刺绣纹样上的抽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