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教学进课堂

(二)非遗教学进课堂

自2016年以来,我校与松江区文化馆紧密合作,将非遗顾绣引进课堂,在校内开设了“非遗顾绣的传承与创新应用”创新实践选修课,共32学时。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作为创新创业学分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鼓励具有一定艺术设计基础或对传统文化有兴趣、踏实认真的学生修读。我校与松江区文化馆共同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上海松江的国家非遗顾绣的历史、影响,通过学习顾绣的制作工艺,结合现代时尚流行元素,拓展顾绣创新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将相关知识运用到服饰作品的设计和绣制的基本针法中,通过顾绣与现代技艺的合理结合,达到对此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传承与推广,使顾绣走出深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课程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教学计划

续 表

“非遗顾绣的传承与创新应用”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由顾绣的区级传承人授课,松江区文化馆每年安排3—5位非遗传承人来我校授课,校内安排专业教师配合开展教学。该课程每年开设2期,目前已有100多名学生修读了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加深了对非遗顾绣的了解,掌握了顾绣的基本技法,并获得了初步的创新能力。

该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邀请资深研究员进校传授顾绣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和影响,通过讲座和顾绣资料让学生了解顾绣的文化影响,顾绣对中国传统刺绣的影响以及顾绣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以寻求新的传承和应用途径。

邀请顾绣的市级传承人进校指导教师和学生,使他们掌握顾绣独到的艺术表现技法,实践顾绣的设计和制作技艺。通过展示顾绣精品实物,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热情;同时由传承人现场演示教授和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掌握顾绣的工艺流程、基本技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针法和技能,最后采用主题设计和制作的方式,完成顾绣的创新应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