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五、结语

作为一名编辑,要成为“善识千里马的伯乐”,选择文笔优良的作者,做好优秀作者资源的开发与维护,互帮互学,共同提高。[8]同时,要成为“优秀作品的助产士”,将图书编写的基本要求充分告知作者,规范统一,提高质量;要树立“为人作嫁衣的无名英雄”的奉献意识。坚持“质量立社”的发展理念,重视提纲和样稿的质量,并定期召开编写会,以期做到从“源头”把控图书质量,多出“精品”图书,以达到“社会效益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1]史格非,于笑天,黎世莹,等.控制撰稿源头,提高编校质量[J].编辑学报,2018(1):54-56.

[2]窦臻.把控组稿关键问题 提高科技图书出版质量[J].中国编辑,2018(2):74-76.

[3]蒋学东.编辑绩效考核的定量化尝试[J].科技与出版,2014(1):46-50.

[4]孙保营.新时代学术图书责任编辑之责任的八个维度[J].中国编辑,2021(2):87-90.

[5]仝磊,董润泽.新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建设之路[J].中国编辑,2021(3):49-53.

[6]贺军生.构建新型编辑绩效考核体系平衡图书双重效益[J].科技与出版,2015(12):129-131.

[7]孙保营.“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出版社转型发展战略选择研究:以郑州大学出版社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0(10):50-53.

[8]江雨莲,孙激.人工智能在医学期刊编辑出版中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20(2):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