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三审管控,强化导向把关

一、加强三审管控,强化导向把关

三审制是我国出版单位依靠分级负责与集体智慧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三审制是利用程序上的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来减少三审人员在审稿工作中的失误,在提高出版物质量、优化出版物产品结构、保证出版物导向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三审在审稿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各异,不同审读者的意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集思广益,使审读意见更加全面深刻,对书稿的价值评判更加客观。[1]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书号实名申领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出版单位在按规定完成书稿三审程序后,方可进行书号实名申领。”但是一些出版单位内部管理失范,三审制度执行不到位,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图书内容导向和出版质量,甚至导致一些内容质量存在问题的图书流入市场。国家新闻出版署连续几年均开展了“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关于三审制度的规定以及国家新闻出版署的举措无不说明,只有加强三审管控,才能确保图书导向正确、内容积极向上,才能更好地提高图书质量,催生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