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素养

(五)工匠精神素养

工匠精神素养是编辑人员职业发展的长期追求。对工作的付出不能仅仅为了生存和名利,而是要保持高度的专注,追求内心的责任和热爱。一本图书的出版需要编辑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倾情投入,需要编辑人员对逻辑结构、用词规范、语法标点、文献引用等细节一丝不苟、反复推敲、不断精进。精品图书的出版更需要编辑人员的工匠精神,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境界、品质和追求。鸿篇巨制《辞海》的出版,就是工匠精神在编辑工作中的体现。

编辑工作的成果是图书,它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引导人们知识的形成和价值观的塑造,其影响是长远的、深层次的,尤其是以出版教材教辅为主的高校出版社,对图书质量应当有更高的要求。因为知识内容差错不是误导一个人,而是误导一群人;不是误导一代人,而是误导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因此,精品图书的出版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就要求编辑人员树立工匠精神的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具备较高的工匠精神素养,保持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耐得住寂寞,苦练内功,心无旁骛,甘于奉献,努力钻研,精雕细琢。然而在当前追求功利的社会大背景下,编辑人员的文化情怀不断磨灭,失去了追求编校零差错的工匠精神和力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编辑人员只有坚守工匠精神,坚守图书质量,保持敬畏之心,保持文化的理想和工作的激情与热爱,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准出版,实现优质内容供给,满足人民高质量阅读的需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