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工匠精神”是一种做事态度,图书编校工作自带“工匠精神”的属性。图书编校工作没有加班,因为没有下班。从拿到书稿的时候起,编辑人员不知道会遭遇到什么,工匠的一颗处变不惊的心是有助于工作的。“工匠精神”意味着不把工作当成谋生的工具,因为它真的不是。从拿到书稿的那一刻起,编辑人员就只要认真投入地琢磨它,不去斤斤计较,屏蔽外界干扰,秉承匠心,全神贯注,欲成其功,需下苦功,不计报酬,报酬自在其中。
“工匠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因为在时代的潮流中,不进则退。编校人员在用责任和勤奋打磨产品(书稿)的劳作中,成为被需要的工匠。每当接手没人愿意接手的书稿,笔者就能够感受到其中厚重的信任,大爱无言,大情无言,大道无言。诚然,“工匠精神”不是灵丹妙药,但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在“工匠”,只要我们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坚持正确的方向,心中怀抱着希望,往我们的目标前进一步,就有一步的胜利。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1]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OL].(2016-04-30)[2021-01-12].http://www.gov.cn/xinwen/2016-04/30/content_5069413.htm
[2]耿银平.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N/OL].光明日报,2016-03-10(6)[2021-01-12].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310/c1003-28187447.html.
[3]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王彦祥.论编辑出版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出版,2017(14):25-29.
[5]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N].人民日报,2020-04-20(9).
[6]王穆超.邹韬奋期刊编辑思想对当代期刊编辑的教益[J].中国报业,2013(24):102-103.
[7]魏春玲,雷鸿昌.论新时代图书编辑工匠精神[J].中国出版,2019(20):59-61.
[8]孙保营.新时代学术出版人工匠精神的内涵意蕴与培育路径[J].科技与出版,2021(1):110-114.
[9]汤一介.我们三代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