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作者黏度

(二)提升作者黏度

在图书出版过程涉及的各种关系中,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6]如果没有作者提供优秀书稿,编辑纵然有再高的本领,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图书编辑要想“一直有米下锅”就必须拥有一批高黏度作者。图书编辑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提升作者黏度。

第一步:赢得信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图书编辑只要能赢得作者的信赖,接下来一切会顺理成章。赢得作者的信赖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有耐心,对作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态度要真诚,做到坦诚相对,不给作者开“空头支票”,信守对作者的承诺;三是及时反馈,对于书稿的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作者反馈与沟通,让作者心中有数。

第二步:带来惊喜。作者基于信任,将自己辛苦创作的作品交给编辑出版,其实能正常出版,作者也就满足了,但是如果编辑能带给作者一些惊喜,就会大大增加作者再次合作的概率。图书编辑可以从三个方面带给作者惊喜:一是认真编辑加工,既可以保证图书出版质量,也是对作者的尊重;二是精心设计,包括版式设计和封面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令人满意的封面设计会使作者感激图书编辑;三是多渠道推广作者的作品,并向作者反馈,例如积极申报争取入选“农家书屋”“五个一工程”等,以及参加中小学或者高校馆配等,让作者充分感受到编辑对作者图书的重视。

第三步:再次合作。这一步是普通作者向黏度作者转换的质的飞跃。再次合作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再次交给编辑出版;第二种是作者把其他优秀作者介绍给图书编辑;第三种是作者变成了读者,向图书编辑购买图书。

至此,正如巴金在谈到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时所说:“一部书业已出版,平心静气,回头细想,才恍然大悟:作家和编辑应当成为诚意合作、互相了解的好朋友。”[7]图书编辑需要和作者成为好朋友。“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图书编辑提升作者黏度需要经历一个稍显漫长的过程,不可追求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图书编辑要注意耐心引导,最终一定会和作者建立牢固的朋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