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文字和标点符号差错
2025年09月26日
(二)书稿文字和标点符号差错
目前,图书出版行业面临着信息技术快速传播的剧烈冲击,行业的相对低迷使得编辑的收入受到影响,工作积极性下降,在审核书稿时容易粗心,出现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字词使用不当等低级错误,既拉低本单位图书编校水平,又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
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不规范字等。其中不规范字是指误用异体字、繁体字、俗字等。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是文字差错中最主要的问题,多数与字音、字形、字义有关。比如“硫黄”写成了“硫磺”,“阈值”写成了“阀值”,“黏度”写成了“粘度”,等等。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标号和点号。《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是标点符号使用的国家标准。例如,学术图书中图表编号的连接号应用短横线“-”,而不用一字线“—”。连接号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短横线“-”多用于西文和阿拉伯数字之间,一字线“—”多用于汉字之间,浪纹线“~”多用于标示数值范围的起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