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提升特色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技术创新对出版业的影响。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已经把具有2 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出版业带入新时代,技术正在改变着内容的生产方式、展现方式、传播渠道、消费方式,这种改变在报刊出版领域已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新时代,地方高校出版社也必须顺应新技术的潮流,在“互联网+”背景下,原有的专业内容优势与出版新技术、新渠道和新平台优势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已有的出版特色。在具体策略上,应结合其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繁荣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能展开,紧跟国家政策发展步伐,争取项目扶持和引导资金,以纸质图书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如提供纸质图书的电子版、构建相关教学科研与资源建设平台、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等,在原有教育和学术资源优势基础上,探索形成内容特色鲜明、技术手段先进、服务专业全面的出版融合发展模式,以实现出版资源的效益最大化。[3]
近年来,郑州大学出版社主动实施融合创新发展战略,积极申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版项目,争取专项资金的支持。2020年,两项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高校教材在线销售与数字出版平台建设”“基于AR技术的手语教育复合出版与平台建设”和一项河南省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文化产业资金项目“高等教育融媒体出版与平台建设”顺利完成结项。
“高校教材在线销售与数字出版平台建设”项目充分利用现有优秀教材资源、数字化资源以及相关的教师资源,每年为高校数十万大学生提供优质在线阅读、知识服务、教学互动、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平台还以优秀教材联盟的方式引领各高校的在线教学资源向开放合作、资源共享、专业互动、优势互补方向推进,形成出版社、作者、学校、教师、学生的五维互动。目前,已建成“高校教材数字出版和教学资源中心”“高校教材出版和发行服务子平台”“高校教材深度教学交互子平台”和“高校教材协同编辑系统”,建成“高校教材供应与深度教学交互平台”,不仅满足学生线上线下教材需求,也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教材订购发放、教学互动、数字化学习和交流等服务。
“基于AR技术的手语教育复合出版与平台建设”项目,是利用郑州大学出版社丰富的手语出版资源和作者资源,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建设的手语教育教学数字资源库和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了手语教学资源集聚和共享。该项目已开发出版用于手语教学的50余种AR图书和30门左右在线课程,建成涵盖8 000个手语词汇、3 000个手语句子、200个手语情景对话、100个手语故事、100首手语歌曲等内容的手语教学数字资源库、多终端的语音向手语转换系统以及手语教学资源网络平台。项目的实施造就了更多的优秀手语人才,帮助聋人融入社会、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融媒体出版与平台建设”项目,是在郑州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高等教育理工类和医学类专业方向众多品种教材的基础上开发的,参与融媒体教材合作的院校有50余所。这些学校具有很强的学科建设基础和庞大的教学师资队伍,一大批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为本项目的内容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些项目的成功结项,标志着郑州大学出版社在向数字创新、融合发展的转型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