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术图书品牌的策划力
地方大学出版社与母体大学的这种特殊的依存关系,决定了地方大学出版社要以专业教材和学术著作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从而确定自己在出版市场上与其他出版单位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地方大学出版社的首要任务是依托母体大学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聚焦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深挖优秀成果、优秀作者,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板块,找准主攻方向,做专做精,形成品牌效应,走特色发展的道路。[3]比如:郑州大学出版社依托本校在临床医学、药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确定了以“医药学术出版”为重点的出版方向。近年来,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5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6项,出版各类规划教材、实训教材300余种,在医学著作和医学教材出版方向已经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由此可见,要提高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图书品牌效应,就要提高学术图书选题的策划能力。[4]
优秀的学术出版策划力求先进性。要积极聘请院士、“杰青”等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出版社的签约作者,发挥他们在行业领域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术著作。同时,要紧盯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及专项基金的科研成果,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品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多年来,郑州大学出版社积极联系院士和专家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所出版的《肾脏病科普丛书》《新校订六家注文选》《超硬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等图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等荣誉。
优秀的学术出版策划力求立体化。优秀学术选题策划应走融合路线,将出版的某一领域行业工具书、学术著作、专业教材、行业科普读物进行有机整合、深度融合,形成系列产品和系统出版方向。中南大学出版社关于有色金属的出版,就是以“坚持学术为本,体现学科特色,实现品牌双效”为出版理念,以“出版与有色金属专业相关的学术著作、技术手册、学科教材以及行业科普读物”为工作责任,现已形成“学术著作—技术手册—学科教材—行业科普读物”相互转化、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是学术出版策划力求立体化的典范。
优秀的学术出版策划力求时效化。我国已明确数字出版的产业化,作为小众化的学术出版更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借助数字出版的学术著作不仅提升了学术出版的质量,有利于内容的不断更新;还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出版效率。出版社可通过对各大网站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偏爱和喜好的大数据分析,实现学术出版对读者的精准推送;与此同时,出版社可通过对各大网站不同年龄段读者的评价和建议的搜集与分析,实现学术出版与读者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