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研究综述
经过梳理相关文献,对图书编辑能力及其提升的已有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杨晓杰(2001)在《试论编辑的创造性思维》一文中提出,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呈现出开创性、阶段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具有求异、创新、超前和善于发现的表现形式。赵玉华(2004)在《论新时期图书编辑的政治素养》中提出,编辑要确立市场意识,要深入市场、了解市场、占领市场,绝不是说可以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目的;我们强调根据读者需要制订出版计划,最近距离地为读者提供最及时的服务,也不是说要去迎合所有读者的一切精神需求。徐维东、陈达凯(2008)在《图书编辑职业能力的胜任力评价模型》一文中提出了图书编辑职业的“胜任力的冰山模型”图:第一层面——知识、技能和经验,第二层面——价值观、态度与习惯,第三层面——人际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第四层面——内驱力。陈君良(2012)在《图书编辑政治意识与把关要点解析》一文中提出,图书编辑应该在选题策划与申报、审稿与编辑加工等环节,切实把握好几个比较重要的政治把关要点。杜小念(2014)在《全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文中提出,全媒体时代,编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信息材料的集成能力、内容资源的全方位整合能力和多介质传播的协调能力等。孙志华(2014)在《运用逻辑思维提升编辑能力》一文中提出,编辑日常注意多学习和掌握一些逻辑知识与方法,并应用于选题策划、书稿审读加工、图书装帧设计、市场推广等工作环节,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个人能力。单宁(2015)在《网络环境下编辑能力的四个拓展》一文中提出,网络环境下,编辑应由被动的“作嫁衣”型向主体能动型方面拓展,由单一媒体应用能力向多媒体运营能力拓展,由案头加工能力向市场化全流程运作能力拓展,由国内视野向国际化视野拓展。符玉波(2018)在《浅谈图书编辑的必备能力》一文中提出,图书编辑应具备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争取作者的能力、熟悉整体设计的能力、审美能力、熟悉印制工艺和纸张的能力、协调沟通的能力等。张俊(2018)在《浅议新时代编辑能力建设》一文中提出,在新时代,编辑应当好把关人,把好内容关;培养工匠精神,积累资源创品牌;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等等。高婷(2019)在《智能时代图书编辑能力提升路径思考》一文中认为,智能时代图书编辑要增强选题策划的创新主导力,提升审校加工的人机协同力,以及加强推广营销的灵动活力,进而提升编辑能力和水平。纵观对图书编辑能力的已有研究,可以发现,探讨新时代图书编辑应具备的能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十分鲜见。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新时代图书编辑能力的提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