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催化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催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期,实体书店被迫关闭,各大书展相继取消或延期,对高校出版社线下实体出版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很多高校出版社群策群力,借助各种图书数字化手段,推出线上阅读或融媒出版平台。各高校出版单位在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郑州大学出版社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袂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科普手册》(电子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抗疫援鄂诊疗常用100语》(融媒体版)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部分高校出版社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加快数字化转型进度,积极搭建完善新数字平台或免费开放数字平台资源。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免费开放人大芸窗数字教材平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免费开放北师数字教材平台、京师备考平台等。融媒体出版物充分发挥了出版单位在内容策划和制作方面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等作者资源,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发挥了教育引领作用。[3]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出版业整体编校进度放慢,生产周期拉长,印制成本增加,实体渠道下滑,而数字出版、在线教育的优势更加显著。在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如何正确把握和发展数字出版,尽快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校出版社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门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