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四、结语

总之,编辑出版行业作为一个内容产业、创意文化产业,人才是最大的资本和财富,也是一个出版单位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青年编辑作为单位的新生力量和单位后续发展的储备力量,其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出版单位高度重视,要时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青年编辑要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工作动力;出版单位要为青年编辑创造良好的考核和晋升机制,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个体与单位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青年编辑的职业倦怠问题,使青年编辑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与员工的归属感。如此,出版单位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任务,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李翠薇.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干预措施[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10):86-89.

[2]郑月林.图书编辑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编辑出版,2019(2):55-57.

[3]殷茵,王红帆.青年审读编辑职业倦怠与心理建设[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74-75.

[4]曾志红.试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倦怠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54-156.

[5]郑持军,任志林.出版社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措施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1):34-37.

[6]李禧娜.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研究概况[J].传播与版权,2017(2):52-54.

[7]黄林.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出版科学,2011,19(2):31-33.

[8]辛泉.消除压力心理咨询手册[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1.

[9]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15)[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

[10]徐志武,王晓园,周畅.我国传统出版单位青年编辑职业奉献意愿研究[J].现代出版,2019(6):64-68.

[11]许金,贾晶晶,王健.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调适[J].滨州学院学报,2016,32(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