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行业特点,创新新媒体运营机制
适应行业发展规律,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管理运营,细分受众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推送,通过增值服务增加用户黏性。
第一,建立自己独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平台。利用高校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分类、筛选、预览功能,并从数据分析的视角,将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智能化,从而做到事前完善、事中跟进、事后反馈,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首先,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营销。传统出版产品的运营统计只是从销售量的角度考虑绩效水平,但是忽略了对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探究[11],因此无法有效掌握细分领域读者群及挖掘潜在用户的规模。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出版产品的营销建立在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整合利用的基础上,进而实现精准营销及商业价值的转换。其次,充分利用企业公众号。通过自营新媒体公众号,根据自己的营销策略不仅可以自主地发布一些关于出版产品的音频、视频、主要内容简介及书评等,而且还要对发布文章的内容版式做出高标准的整合和设计,比如在页面布局、图文设置、字型字号、段落排版等都要做到最优化,以展示出版社的良好形象。增加和读者线上线下的交流频率,了解读者的反馈意见,进而增加用户体验,以培养用户对高校出版社的信任度。最后,做好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由于新媒体与生俱来的数据性,当用户接触微信公众号了解所需信息的同时,也留下了阅读的痕迹,这样出版社就可以根据捕获的数据及已保留的存量数据进行技术分析,对用户进行精准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推送相关信息,做到个性化定制服务,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数据分析作用,最终将信息流量转化为产品的销量,以增加高校出版社的商业价值及市场竞争力。
第二,与各类营销平台开展有效合作。出版社要与各类平台大力开展合作,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传播力。例如在电子书方面,与淘宝、京东、当当网、咪咕等线上运营商合作;在视频教程方面,与网易云课堂、作业帮、咪咕等合作;在音频产品方面,与喜马拉雅、各类电视台合作。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碎片化处理,进而实现订单的数字化、流程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销售渠道的多元化管理,从而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用户群体,实现高校出版社与网络平台的互利双赢。
第三,创新产品呈现形式与营销方式。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拓宽了高校出版社的产品流通渠道,也扩大了读者消费的选择范围,因此高校出版社的出版经营理念要与时俱进。除了保持传统出版如高校教材、学术著作、教材教辅等产品线以外,还要利用互联网扩大自己的出版范围。比如在出版物内容载体层面,要抓住现代用户快节奏的生活特点,以电子书、手机出版物、网络原创文章、在线课程、知识库等产品形式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让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汲取到感兴趣的内容,以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同时,要结合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推送适合大众阅读的文章,或者通过将用户按照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类,推送适用各类人群阅读的文章,从而增加用户对营销平台的关注度,扩大消费市场,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