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整合优秀作者资源,提升教材使用效率

(三)高校应整合优秀作者资源,提升教材使用效率

一是高校编订教材要注重实用性教材的开发。高质量的教材能贴合时代的发展,紧跟学术研究前沿,体现时代需求的实用性特点,能更好地、更准确地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二是兼顾教材的时效性。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进行教材的改编,使其更加贴合时代发展,让学生能够有效使用教材,达到共鸣和共情。三是建设多样化的教材编写队伍。高校要重视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依靠中青年教师,逐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写队伍。为更好地体现教材编写的权威性,教材编写者需具有相关领域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当前进行教材编写的人员多为参与教学的教师或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他们大多从专业方面进行教材编写,缺少实践案例和特色。所以应该将两者进行融合,用专业知识去解读实践案例,用实践案例去更加形象地理解理论知识。[5]四是高校完善教材的选用和评价机制,坚决杜绝教材采购环节腐败行为的产生。杜绝灰色交易,使高校教材采购工作真正做到廉洁、透明、公正、公开。

高质量的教材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教育的需求,在创新写作风格的同时,还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创新性和适用性,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科研究发展的最新趋势融入教材,使教材更加先进、更加现代化。此外,教材的整体适用性也需要注意。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编写的内容和重点要存在合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