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影响
第一,线上销售拓展了图书行业的销售渠道。实体店是传统图书销售的主要渠道,其销售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线上销售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线上销售拓宽了图书销售的范围,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图书选购,促进了图书销售的多元化发展。[1]线上销售有利于有效扩大销售群体,进行网络零售、网络下单与配送,促进双向互动。
第二,线上销售降低了传统图书销售的成本。线上销售不需要实体店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成本。过去图书销售主要依靠实体店,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租金成本等。线上销售不需要陈列实体商品,展示的是图书图片、视频等。线上销售可以减少经营成本,节约管理费用。线上销售可以有效降低图书价格,提高书店的市场竞争力。相比图书实体店的营销,线上销售可以节省费用开支。
第三,线上销售延展了消费的时间和空间。线上销售可以无限延伸,减少了销售时间、销售地点等限制。消费者需要的信息资料,在商品页面上就可以完全展示,包括评价、目录、图书包装等。即便没有接触到图书实物,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图书,消费者可随时进行下单。线上销售可以24小时不间断营业,无论是都市还是乡镇的消费者,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找到所需图书进行咨询和购买。
第四,线上销售拓展了图书销售的服务范围。虽然疫情使图书线上线下销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就细分市场来看,居家抗“疫”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阅读时间和契机,一些类别的图书因抗疫时期的特殊性而需求上升。在2020年2月的图书销售排行榜前20名中,主题出版、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类别图书位居前列。根据大数据平台监控的5 500余家实体书店线上线下实时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实体书店销售码洋同比减少6.64亿元,同比下滑43%。其中,科技、少儿类图书销售码洋同比降幅相对较小,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社科等类别则降幅较大。在2月下旬实体书店线下销售榜单中,教材教辅占据前列。少儿、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大类读者需求靠前的情况依然保持。由于开学延期,少儿、文化教育类图书在销量排行榜中占据的席位明显增加,原创儿童文学,地理、生物、心理等主题科普书,玩具书以及与病毒、疫情相关的科普书均展现出较好的销售势头。此外,开学延期、居家办公等情况也使家庭教育类、儿童类图书成为不少读者的关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