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出版社编辑的职业倦怠及表现

一、高校出版社编辑的职业倦怠及表现

由于高校出版社隶属于母体大学,很多编辑都认为自己端着“铁饭碗”,这种传统思想导致他们缺少创新精神和提升自我的动力。当前,网络技术和各种智能移动终端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普及,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大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获取新鲜资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出版物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出版社需要针对编辑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标重新进行定位。同时,由于高校出版社编辑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所以编辑需要不断学习与提升,方可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基于各种压力和职业要求,职业倦怠在高校出版社编辑群体中成为一个比较突出而且常见的问题。[1]

高校出版社很多编辑都深受职业倦怠感的困扰,具体表现为:不思进取、不接受新鲜事物、行动力较差、缺少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不了解也不关注读者需求、对工作质量要求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编辑工作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严重阻碍,对于出版社而言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高校出版社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有必要结合编辑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对其纾解方式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