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供给质量差
2025年09月26日
(一)原稿供给质量差
原稿质量对成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原稿质量差,即使编校人员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保证成书质量合格。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科研和生活的压力增加,真正能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创作的人比较少,导致书稿的原创性少,老生常谈的内容多。有的作者甚至照搬其他作品,或者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东拼西凑,最后提交给出版社的原稿是一堆乱麻,没有结构和逻辑关系,甚至不知所云。
有时因为作者较多,第一主编的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统稿、整理稿件,导致有些内容与书名不对应;前后内容重复或相似;全书体例版式不一致,每个章节的板块不统一,如有的章节有概论、小结、参考文献和作者署名等,有的章节却没有。有的作者本身学术水平不高、文字功底不扎实、语言能力差,再加上出版有时间要求,出版社赶时间进度,导致作者存在偷懒现象,仅草草处理或不处理稿件就交给出版社出版。原稿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少内容(包括图表、前后辅文)、逻辑关系错误、语句不通顺、引文错误、图表与正文及注释不一致、参考文献错误(如格式错误,缺少作者、出版地,大小写错误,页码错误)等,甚至出现比较隐蔽的政治性失误,如一本谈传染病的书稿前言中这样说:“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了一系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理。”这样的说法肯定不合适,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并没有确定。这种错误应该坚决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