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目标偏离背后隐藏的内容质量问题
2025年09月26日
(二)策划目标偏离背后隐藏的内容质量问题
在出版社选题论证会上,策划编辑提出的方案紧贴市场实际,内容积极向上,但作者交上来的稿件与此相差甚远,退修后经过紧张的编辑加工,结果成品却不尽如人意。
每部书稿都有其特定的编写定位,经过选题论证后,该书稿的定位角度就已确定,接下来就是组织稿件编写。每部书稿亦有特定的读者对象,以高中语文拓展读本为例,不仅有必修与选修之别,亦有内容和知识、先修课程和后修课程的差异。文字编辑如果不了解读者对象或者稿件定位,就无法在稿件加工过程中对其定位进行有意识的调整,难以发现书稿是否存在跨度、重复等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策划编辑注重对产品特色的追求,对市场上的雷同产品视而不见,如小学语文拓展读本,市场同质化现象特别严重;各出版社虽然对书稿内容进行了优化,在封面或者护封位置亦宣称具有某种特色,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这难道是策划编辑调研失误,没有创新的原因?事实上绝非如此。策划编辑对市场上同质化的图书进行比较,寻找出与众不同的切入点,但稿件组织实非易事,且在编校加工过程中采用“保平舍新”的态度,这样好的创意就流于平庸。如果策划编辑在组稿过程中贯彻落实不够、文字编辑在加工过程中不注意强化凸显特色,就会产生差异化追求落空、特色名不副实的深层质量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