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临床实践》简介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临床实践》这本书是由.张振勇等主编创作的,《心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临床实践》共有254章节
1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临床实践》编委会
顾 问:王 阶 主 编:张振勇 刘为军 庞明杰 赵 泉 副主编:张 艳 殷 哲 许雪梅 欧阳一鸣 包维民 姜晓明 李来邦 编 委:丁筱雪 王雪嘉 王锡铭 毛富刚...
2
序
中医药经过上千年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是世界医学的宝贵财富,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中医、西医各有所长。 本书以心血管疾病为切入点,...
3
目录
目 录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临床实践》编委会 序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第一节 心...
4
第一篇 总 论
...
5
第一章 概 述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21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至此,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
6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血气管又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它是一个密闭的循环管道,血液在其中流动,将氧、各种营养物质、激素等供给器官和组织,又将组织代谢...
7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
8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
...
9
一、胸 痛
胸痛是指颈部与上腹部之间的不适或疼痛,各种化学、物理因素及刺激因子均可刺激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产生痛觉冲动,并传至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引起胸痛。胸痛的程度因个体的差...
10
二、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主要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感觉,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发生改变,严重者可有张口呼吸、鼻翼翕动、端坐呼吸、发绀。健康人在剧烈...
11
三、心 悸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患者对心悸的描述一般为“心慌” “心乱跳” “心跳快”等,很多心律失常可引起心悸。但并非所有的心悸患者都因疾病所致。健康...
12
四、晕 厥
晕厥是指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致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患者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很少有后遗症。发生晕厥的原因有:①血...
13
五、咯 血
咯血是指喉及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咯血大部分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所致。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咯血一般出血来自体循环的支气管动脉系统。引起咯血的心血管疾病有风湿...
14
六、水 肿
水肿系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时也见于缩窄性心包炎。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多表现为下垂部位水肿,全身性或仅表现为面...
15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常见体征
...
16
一、血压增高
一般成人血压非同日三次血压高于140/90mmHg 时,称为高血压。 (1)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降低,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扩张、甲亢、动静脉瘘。由于每搏心...
17
二、低血压
一般成人血压低于 90/60mmHg 时,称为低血压。只要不伴有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即使血压偏低,也不能认为是病理状态。心血管性低血压,多见于重度主...
18
三、血管体征
右心衰竭患者采取 45°半卧位时,可见搏动充盈的颈静脉,若充盈超过胸骨柄,表示静脉压升高。两侧均怒张特别有搏动者,多为右心衰竭,单侧颈静脉怒张可见于血栓阻塞或肿...
19
四、杵状指(趾)
杵状指(趾)系指端膨大呈鼓槌状,或指甲与甲跟软组织的基底角≥180°。除少数是先天性家族性杵状指外,多数杵状指(趾)提示诸内脏有重要疾病线索。杵状指最常见于心性...
20
第四章 中医对心脏生理和病理的认识
一、中医心脏生理病理学观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形态尖圆,如未开之莲蕊。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心主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故称心为“...
21
第二篇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及方法
...
22
第一章 心电图应用基础
一、心电图简介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心电图是测量...
23
1.P波时限改变的临床意义
(1)P波时限延长见于左房扩大或双心房扩大,见于风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不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见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钾、洋地黄过量等。 (2)P波时限变窄见于...
24
第二章 心电图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CPET)作为一种客观、定量、无创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康复临床实践。它不仅可阐明运动不耐受、运动相关症状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而且在疾病的鉴别...
25
第一节 CPET的临床应用
CPET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临床应用包括运动不耐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心肺疾病严重程度评价与危险分层、运动处方制订与康复指导、医疗干预效果评价,以及外...
26
一、运动不耐受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运动时外呼吸和细胞呼吸的耦联涉及血液、外周循环、心脏、肺脏、肌肉能量代谢途径等多个环节,任何单独或共同环节的功能障碍都会引起运动不耐受。由于不同环节的障碍可...
27
二、心肺疾病严重程度评价与危险分层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及静态肺功能检测,CPET则可进...
28
三、运动处方制订与康复指导
CPET被认为是评估心肺储备能力的“金标准”,对有氧运动处方制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同时,CPET有助于发现运动所诱发的病理生理变化,提高运动安全性。应用CPET...
29
四、医疗干预效果评价
心脏和外周循环、肺通气与换气的主要作用都是支持细胞呼吸。因此,运动时呼吸反应的测定可提供对这些器官系统功能的最直接而全面的评估。严格实施CPET质量控制可保证有...
30
五、外科术前风险评估
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临床问题。患者运动过程中氧传输提升的能力与术后各器官系统维持功能的能力密切相关,从而可以评估外科手术预后。术前通过CPET测定...